專欄 下頁
科技解碼
陸續有虛擬銀行推出市場,對傳統銀行來說是一大競爭對手。有傳媒引述消息指,滙豐銀行對部分虛擬銀行及電子錢包的電子直接扣賬授權(eDDA)服務收取高達2%手續費,而其他銀行此項收費普遍較低,有些僅收0.1...
科技解碼
電子支付在本港愈趨流行,亦更加擴展到公共交通運輸方面。龍運巴士在官方網頁公布,即日(15日)起在旗下7條路綫試行電子支付方式繳付車資,當中支援信用卡及電子錢包非接觸式支付(contactless )、...
科技解碼
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戰持續,並將會隨着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愈演愈烈,科技對壘將會蔓延至其他領域。筆者認為下一個苗頭非區塊鏈(Blockchain)莫屬,然而,中美兩者比較之下,筆者估計中國應可略勝一籌。 交...
黃錦輝教授
科技解碼
筆者早前到英國旅遊,帶着小量英鎊和幾張具感應式功能的信用卡出發,準備做一個無現金生活的實驗。結果發現倫敦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均可以使用感應式信用卡或手機的Apple Pay付款,英鎊現金最後統統帶回香港...
蘇明欣
科技解碼
電子錢包愈來愈普及,近日就有網民分享電子支付的漏洞,用家在排隊時提前開啟電子支付的二維碼(QR code),有機會就被不法份子掃走電子錢包內的金錢,整個過程不用3秒,甚至在1米的距離外亦可做到!想要保...
科技解碼
無論是日常生活、上班甚至上學,手機都相當重要。雖然iPhone已經預設了不少應用程式,但有時都會覺得唔夠用。以下就推介11款應用程式,相信會為你的職場生活、學校生活以至假期帶來不少方便。 1. Edi...
科技解碼
無帶銀包出街唔少人都會試過,無電子錢包可能就要向人借錢,但科技日新月異,無卡提款其實已經唔算新鮮事,只是香港暫未有太多銀行推行。不過,香港銀行近年亦積極向金融科技(Fintech)轉型,渣打銀行就推出...
科技解碼
唔知你有冇收過朋友嘅WhatsApp叫你幫手買點數?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應該是朋友的帳號被盜。不過,在現今社會,很難避免使用通訊軟件,所以提高WhatsApp的安全性就變得更重要。想知道如何提高Whats...
科技解碼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日發表報告,結果顯示參與26間機構的私隱管理系統表現令人滿意。不過,仍發現有近40%參與機構在發生資料外洩事故的處理方法有待改善。機構如何管理個人資料固然重要,但市民又應如何...
科技解碼
電子錢包大行其道,但安全及私隱問題卻一直為人詬病。香港金融管理局正研究進一步收緊及統一電子錢包認證要求,甚至考慮推出實名制,以提高電子錢包的安全。電子錢包是現時付款的大趨勢,世界各地又是如何監管電子錢...
科技解碼
在上一篇中,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KYCU和eID是可用於辦識用戶的個人身份,那到底KYCU和eID是甚麼科技?為甚麼可以做到減低被假冒身份的風險呢? 甚麼是KYCU? KYCU(Know...
陳啟昌
科技解碼
電子錢包在去年相繼爆出安全漏洞,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早前在接受訪問時透露,正研究進一步收緊及統一電子錢包認證要求,甚至考慮全面實施「實名制」認證。但有專家認為,根本之處是盡快設立「認識你的客戶」平台,方...
陳啟昌
科技解碼
德勤發表最新的《2018中國移動消費者調研》,調查了中國消費者在電子產品的需求及使用習慣。報告顯示,中國用家的手機持有率為全球第一,達96%。中國手機支付的使用率同樣領先全球,使用手機作銀行轉賬及網購...
科技解碼
廿一世紀人手一機,智能手機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一機在手就可以傳送即時信息、繳費轉帳、訂購機票酒店等,功能強大。不過,當大家都很在意為電腦安裝防毒軟件和防火牆的時候,又有多少用戶會為智能手機進行...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屬下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
科技解碼
近年發生不少的黑客攻擊事件,以為大眾對個人資料的保安意識有所提高?結果是否定的。美國網絡安全機構SplashData公布2018年100個最差、最不安全的密碼,「123456」繼續蟬聯榜首,「pass...
曹佩鈞
科技解碼
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是金管局推動香港進入智慧銀行新紀元的7大舉措之一,鼓勵各行業積極交換電腦系統的信息和執行指令,推動創新金...
科技解碼
WhatsApp Stickers推出了一段時間,人氣依然不減。不過,Apple的用戶就要留意,有傳WhatsApp Stickers的應用程式違反了其規定,因此WhatsApp Stickers在A...
曹佩鈞
科技解碼
蘋果公司是否已無復當年勇?自從「蘋果教主」喬布期(Steve Jobs)離世後,這個問題不時都會被拿出來討論一番。最近,蘋果宣布自新一個財政年度起,停止公布iPhone、iPad、Mac機的銷售數字,...
科技解碼
PayMe出事問題,最近鬧得沸沸揚揚,又喚起大家對電子錢包安全性的關注。但是,今次的事件其實是由PayMe客戶的電郵帳戶被盜用所引起的。不法之徒利用盜取的電郵資料,重置PayMe用戶密碼,再使用Pay...
曹佩鈞
科技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