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下頁
知多啲
經歷了疫情肆虐的幾年,大家都更加關注健康問題,包括年輕的千禧一代(80後、90後)。Bupa(保柏)最新調查發現,70%的千禧一代對了解健康感興趣,並希望通過數字化得到更全面的健康保護,但他們面臨著多...
知多啲
頭痛、肺炎、胃痛等病症,對都市人而言十分常見,辛苦的程度不能輕視,更是時不時就來襲,正正是不少人願意出高價買特效配方藥的原因。試想像簡單寫一張支票,或永不做一些事,就可以永遠擺脫小病症,你又會願意為各...
知多啲
人人都希望知道致富的秘密,及早認識富豪如何看待金錢,才能掌握有錢人的思維。作為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Cardone Capital行政總裁的格蘭特•卡爾多(Grant Cardone) ,同時亦是暢銷書...
知多啲
對於已身任管理層的人,近幾年可能都感到相當難請人,尤其覺得難以聘請可做得久的員工。所謂「做得久」的定義,可能只是兩年,因為現在兩年不轉工、又幫得手的員工,真的買少見少。不同世代之間的文化差異或許能解釋...
知多啲
農曆新年人人最開心就是收到利是,特別是開工利工幾大封,隨時暗示上下級的關係以及在公司的去留。雖然說利是只是一份心意,但亦難以講心不講金。新春各大企業及銀行亦向全體員工派開工利是,更以電子形式派發,祝賀...
知多啲
打工仔經常考慮自己的工業未來發展如何,又希望轉行找到更好的機會,隨著疫情改變大家的工作模式,科技進步令不同工種的未來發展前景亦大有不同。LinkedIn最新報告發現,醫療相關人員、僱員經驗經理和貨車司...
知多啲
早前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指出「返工唔係只為搵錢」,引起大家熱烈討論,局長提到工作對人精神面貌、健康都重要,關乎人生價值,認為工作本身的貢獻更大,工作和工資不能相提並論,但實際工作意義和工資的關係又該如何看...
知多啲
所謂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當全球的財富不斷增加,就好像一塊不斷變大的餅,持續分配到不同的人手上︰有些人早已多到吃不完,但仍愈分愈多,所分到的餅,體積幾何級數地增加;但有些人的餅,...
知多啲
環聯推出全新信貸監察服務計劃,旨在協助消費者更妥善管理個人財務及把握機遇實現人生目標,並同時推動普惠金融。 全新信貸監察服務計劃內容包括信貸報告 (消費者過往信貸紀錄及信貸評分)、信貸評分計算機 (協...
知多啲
很多人都話「時間就是金錢」,但到底時間值幾多錢呢?這好像從來都沒有人深究過。當你要決定用你的空閒時間做些甚麼時,如果能為這些時間標上一個價格,或許能幫助你作出決定。 時薪不只計算工作時間 傳統找出自己...
知多啲
環聯發佈最新一季的消費者脈搏調查報告,調查共訪問了1011名香港消費者,内容主要涉及消費者收入及負債等方面,評估消費者的取態及其行為變化。受訪者分佈於不同世代,包括 Z 世代 (出生於 1995 年至...
知多啲
行政會議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的建議,將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由每小時37.5元調升至40元,並將於今年5月1日實施。本網搜尋了一下現時各行業的平均時薪,發現大多都已超過40元的水平。最低工資上調,幫到邊個? ...
知多啲
2022年香港最熱門的Google關鍵字就有「預約接種疫苗」及「強制檢測」。而疫情初期香港網民搜索最多的詞則是「口罩」和「Zoom」,不過有關投資,最多人搜尋的字,亦受著市況影響。前年大家還想知道GM...
知多啲
同工不同酬的情況經常會出現,香港很多公司不會透明地列出職位的薪資範圍,更會與與僱員簽保密協議,同事之間大多不會提起自己的工資,以免尷尬。數字不知道還可,要是知道了可能會拍枱走人。美國再有更多洲份推行工...
知多啲
人與人之間經常會有很多比較,而經濟能力更是重要的比較因素,影響著一個人的自尊。即使是相熟的朋友,對於收入和個人財富也是絕口不提,可能是因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怕說出來自己窮過別人。假如你在自年少時期已經...
知多啲
截至2022年12月,英國房價已經連續4個月下跌,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收縮,原因是利率上升阻止了潛在買家。大多數經濟學家都預計房價將在2023年大幅下跌,他們認為失業率是其中影響...
知多啲
今年2023年1月22日就是農曆年初一,在距離農曆新年尚有不足一個月的日子,相信很多人都要開始作準備,換新鈔就是其中一項過年前要做的重要工作。今年四大本地銀行(滙豐銀行、渣打香港、中銀香港及恒生銀行)...
知多啲
香港人工作壓力大,謀得一份好工可謂每個打工仔的願望。每日上班都有離職念頭的大家,新一年不禁會考慮不如轉份工作。換個環境,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保誠最新發布本港「打工仔幸福度調查」指出,32%受訪中小企...
知多啲
在加息周期中,銀行的稅貸年利率在近月都有所上調,私人貸款不再像以往那麼平,但有一個行業卻是「斯人獨憔悴」,那就是高利貸。政府在2022年通過法例,財務公司的法定貸款利率上限將由年息60厘下調至48厘;...
知多啲
渣打銀行最新調查發現在高通脹情況下,香港富裕投資者改變資產配置,由持有現金及股票轉移至新興資產類別,例如可持續投資產品及虛擬資產。調查結果顯示54%的香港投資者積極管理其財富及會改變投資策略,以應對現...
知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