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下頁
宏觀論按
年前港府放寬按保的適用範圍,1,000萬元以下物業都可申請高成數按揭保險,除了更多新買家以低首期購買新居外,也令過去幾年以新盤高息按揭入市的買家,多了一個轉按至低息按揭的途徑。但此類轉按,其實也有一定...
葉敬誠
宏觀論按
財政司司長在公布新一份預算案前「呻窮」,面對眾多派糖要求,表明為了抗疫,今年政府財赤達3,000多億元。更表示有建議政府宜加稅以應對赤字,引來坊間討論,如果要加稅,除了討論多年的消費稅,政府會不會順便...
葉敬誠
宏觀論按
在數年前,香港的小業主曾培養出「定期轉按」的習慣,為的是賺取轉按時銀行提供的現金回贈。在2020年初,因多數銀行上調新批按揭的利率、同時削減轉按的現金回贈,轉按的規模一度縮減。但展望2021年,銀行策...
葉敬誠
宏觀論按
香港人投資物業的心態永不止息,在地產討論區,一個常見的主題是「如何多買一間樓」。最近便看到有網友提問「用公司名再買樓是否可慳稅」。問題簡單,但答案可以很複雜。 首先要分清「用公司名義買樓」和「購買持有...
葉敬誠
宏觀論按
過去數年,不少香港的發展商也推出自家的高成數按揭以推銷新盤。此類計劃的共通點,是供款初期利率比較便宜,但在優惠期後,利率往往會上升至P至P+的水平。如果借款人不想長期捱高息的話,又有甚麼應變招數呢? ...
葉敬誠
宏觀論按
除了傳統的私樓,不少買家在置業時,也會考慮新界的村屋。但在按揭方面,購買村屋有不少地方要留意。 新界村屋分很多種,以買賣的普及程度排序,包括丁屋、舊屋地的祖堂屋、農地上牌照屋等。市場上說的村屋,一般指...
葉敬誠
宏觀論按
不論是購置物業或轉按,向銀行申請按揭,只要簽署授權文件,銀行便會取得按揭申請人的信貸紀錄。但如果是向財務公司申請按揭,有時便會出現貸款機構要求借款人自備信貸紀錄的情況。而要自備信貸紀錄,其實有一定的難...
葉敬誠
宏觀論按
香港近年逾9成的新批按揭以拆息為準,即所謂H按。H按除了H+1.X的計息標準外,大都設有最優惠利率(P)為準,即P-2.X的封頂利率,封頂息率一般也視作壓測計算的現行利率。早前有銀行推出不設封頂的H按...
葉敬誠
宏觀論按
按證公司年初推出定息按揭計劃,標榜為按揭借款人提供比一般浮息更穩定的還款安排。但大半年下來,反應只可以用欠佳來形容。計劃未受歡迎,一方面可能反映港人普遍預期未來利率長期低企,其次可能也揭示了近一年入市...
葉敬誠
宏觀論按
每次有政、經大事,關心香港樓價的觀察家就會討論樓價會受甚麼影響、會升還是會跌等。近期類似討論尤其熱烈,原因是經濟因疫情持續收縮、大企業的裁員潮才剛開始。另一方面,資金卻以破紀錄的規模流入香港。好淡力量...
葉敬誠
宏觀論按
某新盤分兩天開售,優先讓認購2戶以上買家揀樓;結果約6成單位由此類大手買家購入,當中不少購買多伙單位的買家表示購入供子女居住。市場稱此項目可謂「慈父慈母盤」。但現象背後,其實與樓市辣招有關。 父母購買...
葉敬誠
宏觀論按
過去幾年,不少發展商都有為旗下新盤提供高成數按揭,而且還款初期普遍設有優惠,幾年過去,此類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市的買家,卻開始面對長期支付高息的問題。 陳小姐在2年多前,購入港島一個約2,000萬元的...
葉敬誠
宏觀論按
美國聯儲局主席打開口牌:美息未來幾年都維持不變。不少評論認為既然有官方保證,未來幾年低息環境持續,金管局的壓力測試變得不合時宜,倒不如放寬,以便買家入市。如果你認為放寬壓測,就可以買到心水單位,我只想...
葉敬誠
宏觀論按
樓價高企,港人仍然趨之若鶩,相當一部分原因,是買家預期住宅物業有保值乃至升值的空間。但世事千奇百怪,有些時候,會出現業主希望自己物業的樓價不要升得太快的情況。 樓價上升,代表資產增值,正常而言,業主應...
葉敬誠
宏觀論按
在波動市之中,除了「劈價成交」的新聞吸引眼球外,「買家撻訂」也容易成為報道的熱門話題。在讀者角度出發,看到買家損失數以十萬元的訂金也不完成交易,也可能會得出買家看淡後市的結論,甚至認為是樓市警號。但此...
葉敬誠
宏觀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