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工作不會令人成為CEO 紐約教授︰想成功就不要待在家
▲ 如果你是初出茅廬的Z世代職場新人,紐約一名商學院教授建議,儘量回辦公室上班,讓你更快地學習適應職場。
遠程工作(包括在家工作或數字遊民)有許多的好處,可以讓人省卻通勤成本,騰出更多時間;可以遠離辦公室的煩囂,提升辦公效率;可以讓人平衡工作與家庭,尤其是正在養育小孩的員工。不過,如果你是初出茅廬的Z世代職場新人,紐約一名商學院教授建議,儘量回辦公室上班,讓你更快地學習適應職場。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Suzy Welch對《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說,選擇遠程工作的年輕人,每周可能只工作一、兩天,「他們可能會獲得一種與我們不同的成功,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定義成功。他們可能不會成為CEO,但這也許不是他們想要的。」
「若想成功 永遠不應待在家」
但她也警告說,日後這些員工可能會落後,無法獲得與勤奮工作的同事一樣的「經濟回報」,讓他們在辦公室裡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時代,你可以只求朝九晚五,然後取得巨大的成功。」Suzy Welch說,「這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做法,而且未來也不會是這樣。 」
她的言論似在回應Z世代青年一段在網路上瘋傳的TikTok影片,在影片中,讓名青年抱怨第一份工作每天要花 10 個小時,包括通勤。她在影片中反問:「你怎麼有朋友?怎麼有時間去約會?好像我沒有時間做任何事,而且壓力很大。」她告訴觀眾,如果這份工作是遠程的,「你會在 5 點下班,然後就到家了,一切都很好。」
Suzy Welch將其中一些問題歸因於Z世代厭惡應對焦慮,因此建議,他們應該學習如何面對壓力。
她的言論與另一名紐約大學教授Scott Galloway互相呼應,Scott Galloway早前曾經指出,如果年輕人尋求職業上的成功,他們「永遠不應該待在家裡」,並認為遠程工作會阻礙了年輕人建立關係和人脈的能力。他指出︰「獲得晉升的員工都是在工作上擁有最好關係的人。 」
遠程工作影響社交能力
德勤2023年的一項調查發現,近一半的Z 世代和千禧世代認為工作是他們身分的核心,但他們仍然要求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華盛頓郵報》今年一項民意調查發現,約 55% 的美國遠距工作者表示,他們願意接受減薪以繼續在家工作。
愈來愈多人想遠程工作,但WFH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令人擔憂的是,Z世代跳過辦公室可能會錯過重要的指導。研究發現,與在家工作的同事相比,辦公室員工每週花在接受指導的時間要多得多。
與此同時,有更多的企業要求員工重回辦公室,例如馬斯克(Elon Musk)早在去年就表態,向Tesla員工發出通牒,要求他們要麼回辦公室上班,要麼辭職。一些大型企業例如Google、亞馬遜甚至是受惠於遠程辦公的Zoom也在要求員工回辦公室,把在家工作減為每周一、兩天。
相關報導︰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欄名 : 職場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