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70%港人擬退休後繼續工作 香港生活質素低於全球平均
滙豐發佈的首份《生活質素報告》指,出於經濟原因,逾七成香港人預計會退休後繼續工作。
香港生活質素總分68分 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該調查訪問了包括香港在內的九個市場不同世代富裕人士*對身體、心理和財務健康三方面的看法,以了解對他們如何定義良好的生活質素。香港的生活質素總分為68分(滿分 100 分),低於全球平均分 (75 分);其中身體健康質素為65分,心理為61分,財務為80分,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分別爲:73、70、82)。
最憂醫療成本上升、通脹
該報告亦深入探討香港人在退休方面的準備。港人平均希望在60歲退休,不過,多數受訪者亦指他們準備在退休後繼續工作。67%的香港受訪者表示退休後繼續工作的原因,是要提高財務安全。 談到退休後的生活,香港人關心的最主要問題包括身體狀況轉差(63%)、通脹(47%)和醫療成本上升(53%)。當中,香港受訪者對醫療成本的擔憂為受訪市場當中最高。
需蓄860萬元實現高質退休生活
由於生活成本和醫療成本較高,香港受訪者預計需110萬美元(約860.17萬港元)的儲蓄來實現高質量的退休生活,在9個市場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另外,為了應付退休生活,香港受訪者指他們主要依靠個人儲蓄,其次為投資收入和退休儲蓄計劃(強積金)。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伍楊玉如表示:「退休後的憂慮,諸如生活成本和醫療負擔,皆反映個人化及全面財富規劃的重要性,以確保我們的生活質素並為意外狀況做好準備。」
報告還發現:
- 身體健康得分較高的受訪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分較高的可能性是其他受訪者的九倍。同樣地,經濟狀況良好的人在心理健康方面獲得高分的可能性為其他人的 4.3 倍。
- 平均而言,千禧世代受訪者渴望比嬰兒潮世代受訪者早七年退休。
- 當前經濟不穩的影響逐漸顯現; 58% 全球受訪者將獲得財富以確保短期財務穩健為首要財務目標。
- 超過四分之一受訪者計劃在將來移居以提升生活質素。
- 只有少於一半受訪者作財富傳承,另外2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確定如何開始遺產規劃。
滙豐《生活質量報告》收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印度、馬來西亞、墨西哥、新加坡、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和美國等九個不同市場的 2,250 名受訪者的數據,以了解對他們如何定義良好生活質素。
註:
*「富裕人士」指擁有10萬至200萬美金(約78.2萬至1,563.94萬港元)可投資資產的受訪者
相關文章:
【退休規劃】5、60後近70%手持股票 較青年群組高一倍!「臨老賭一鋪」全新獲利心態?
【退休規劃】6種退休型態 從「繼承者」到「退縮者」 都有合適的理財工具
退休年紀應繼續工作?美國管理學大師:有助長壽 人生最後1/3可作最好貢獻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退休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