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招聘薪資跌幅創8年之最 銀行家減薪四成 求職者願減薪50%

個人增值 19:48 2023/09/14

分享:

分享:

過去幾十年中,中國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經濟持續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幾百萬人實現階層飛躍,然而現在金融、科技、政府部門等多行業降薪裁員,連收入一向豐厚的高級銀行家都減薪40%。彭博社指,經濟增長趨勢即將停止,表明「中國夢」已破滅。

彭博社彙編的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上海和北京的招聘薪資同比分別下降 9% 和6%,這是至少自 2015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與聲稱全國工資上漲的政府數據截然相反。此外,許多公司也悄然削減差旅和餐費補貼等福利,加劇了對白領們的打擊。

高級銀行家花紅減四成

三年嚴格的疫情封控後,許多僱主正努力應對經濟放緩,這給本已緊張的預算帶來了壓力。旨在遏制私營部門「資本無序擴張」的「共同富裕」運動,則是大企業被迫面臨的更大挑戰。

彭博早前報道,中國多家大投行大幅減薪,中信證券一些銀行家的基本工資削減15%,中金公司高級銀行家花紅削減40%。中國《每日經濟新聞》梳理各公司年報發現,內地52家券商中有48家去年人均薪酬下滑,25家降薪超過10萬元,中金人均薪酬下降高達34.47萬元。

互聯網裁員潮持續 求職者願接受50%減薪

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裁員潮從2022年一直持續至今。據路透社,在政府加强監管、疫情反復、中美摩擦等打擊下,内地大廠利潤不及預期,去年年初起裁員之聲就此起彼伏。濟南日報旗下《新黃河》報道,阿里 (09988) 、騰訊 (00700) 、快手 (01024) 今年上半年總共淨減少員工16,901人。阿里去年全年員工數減少19,576人,今年上半年減少11,065人,其中第二季減少6,541人,降幅創一年内新高。

上海一位科技獵頭告訴彭博社,許多被裁員工願意接受新職位最高50%的減薪,同時,僱主在提供加薪和晉升以吸引新候選人方面變得更加謹慎。

中小企創業者︰「我曾相信國家會越來越好

中小企創業者的情況更不樂觀。多位中小企業主近期向《紐約時報》表示,他們對經濟和國家未來的信心正處於最低點。一位受訪的汽車零件批發商稱,今年上半年,其生意收入同比下降15%,手中的四間門店倒閉了兩間。他説:「我周圍的每個人都不知下一步該做什麼,我曾經相信我們的國家會變得越來越好。」

《紐約時報》亦專訪了一位連鎖咖啡館老闆孫軍利,她曾受益於中國前十幾年的經濟騰飛,靠開服裝店、餐廳脫貧致富,2018年收入達800萬美元,可謂實現「中國夢」的典型案例。然而,隨後中國的銀行開始限制小企業貸款,疫情爆發更令經營狀況雪上加霜,到2020年11月她已負債150萬美元。因無力還貸,2021年她被列入失信人員黑名單。

公務員降薪兩三成 「鐵飯碗」不再穩定

民營企業寒冬之下,近年來内地求職者紛紛加入「考公考編」大軍(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希望進入「體制内」謀求安穩,但現在連通常收入穩定的「鐵飯碗」也不再是財務安全的保證。據財新網,2022年上半年,中國多地公務員陸續遭遇降薪潮,減薪幅度約爲兩三成。其中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發達省份衝擊較大,有蘇南某地和寧波的基層政府幹部表示,到手薪酬分別減少約25%和三分之一。

多名學者向財新指出,這主要源於地方財政收入下滑。端傳媒報道,疫情期間不斷封控、核酸檢測消耗大量政府開支,收入則受到地產緊縮和土地財政拖累,最終導致地方政府債台高築。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目前累計高達94萬億元人民幣。而據《華爾街日報》13日報道,經濟疲軟之下,一些陷入財困的地方政府藉助「逐利執法」來增加收入,加大對違反交通規則、商業和安全法規等輕微違法行為的罰款力度和頻次。

彭博社指,現在對中國人來説,更好的工作、更多錢以及買樓致富的機會,這些代表「中國夢」的希望似乎正在消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行業的不景氣已令社會積聚廣泛的集體焦慮和不滿。日前網紅帶貨主播李佳琦「工資沒漲找找自己原因」的言論觸發衆怒,其實毫不令人意外。

相關文章:

中國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 「四不青年」流行擺地攤、買彩票

日本「飛特族」、韓國「袋鼠族」興起 為什麼各地青年都躺平?

6成基金經理估美國加息「已完」 沽空中國是最擁擠交易之一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