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加油站】普通人在星巴克買咖啡、有錢人買的是看書時間
同樣是完成學業後進入社會工作,為何有的人可以突圍而出成為有錢人,而有的人只可以做普通的打工仔?許多人都明白是思維方式的差別,那麽到底有錢人有哪些值得學習的致富思維方式?
《打造有錢腦:年收入激增30倍的秘密》一書中就從用錢的幾個方面出發,分別舉例説明有錢人的思維模式與普通人的區別。本書的作者是午堂登紀雄,他畢業於中央大學經濟學系,也是日本知名的投資理財專家和經營顧問,因工作的關係,他經常有機會接觸各行各業高收入的成功人士,通過對他們的觀察,他發現,這些有錢人與普通在用錢和賺錢方面存在不少區別,以下將列出其中6大差別。
1. 普通人在星巴克買拿鐵 VS 有錢人在星巴克買看書空間
相信不少打工仔都在返工前買咖啡的習慣,就是這個微小的動作,有錢人也能從中製造出差距。普通人買完咖啡可能就馬上回到辦公室開始工作,有錢人也會買咖啡,但會利用買咖啡這件事,創造更多價值,他們會先在店內處理一些公事或是看書後才進辦公室,買咖啡,等於買了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讓花出去的錢變得更有價值。學會從所有日常支出的花費中獲得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能從中得到回報。
2. 普通人選擇拉麵店 VS 有錢人選擇咖喱餐廳
假設現在要開一家餐廳,有拉麵店和咖喱餐廳兩個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如果是有錢人,答案應該是咖喱餐廳。原因很簡單,作為商家,在一定的工作時間内,要想辦法獲得更高的收入。如果店鋪容納的客人數量固定,那麽增加收入的關鍵就是「換枱率」,客人更換地愈快,每日的收入自然會增加。而餐廳出售的食物也是影響「換台率」的關鍵因素,回到兩個選擇,拉麵通常需要現場烹煮,而咖喱可以提前準備,相對而言,咖喱會更快出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換枱率」,從而增加收入。因此,在做一些決定時,學會思考事件之間的關聯,從而找到增加收入的關鍵。
3.普通人計較工作的「時數」VS 有錢人在乎完成的「件數」
普通人非常計較工作的「時數」,「朝九晚六」是不少打工仔選擇一份工作的條件,額外要求的加班更是令人怨恨的工作模式。然而,對於有錢人而言,相比工作時數,他們更注重工作完成的「件數」,很多有錢人雖然很有錢,但完全沒有停下工作,仍然保持一天的工作時間,他們通常會將工作視為一種歷練,完成的任務愈多,自己學到的知識也在增加。這也是良好心態的體現,當工作做得更好,懂得的知識更多,自然財富也會隨之不斷累積。
4.普通人跟別人學一樣的東西 VS 有錢人學別人不會的東西
回想自己過去的人生,肯定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別人在學這種技能,為了不落後於他們,自己也要去學習這種技能,但從來沒有想過學習這種技能的目的和需求,只是一種盲目從眾的行為。而有錢人在這方面就有不同的做法,他們學習一項新技能的出發點必須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因為跟從別人的腳步,另外,有錢人們總是善於找到突圍而出的方式,就是學習別人不會的東西,從而製作屬於自己的「賣點」。
5.普通人老是說「做不到」VS 有錢人會說「沒問題」
一個人的潛意識對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有非常大的影響,面對一些具備挑戰性的事情時,很多人第一時間可能是逃避,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到,因此總是會將「做不到」掛齒。然而,對於一些聰明的有錢人而言,他們第一反應可能是這件事情非常有挑戰,我想嘗試,可能我可以挑戰成功,在充足的自信和大膽的嘗試下,又可以獲得比其他人更多的經驗。這就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暗示帶來不同的結果,要學會給予自己更多正面的反饋。
6.普通人認為勤勞是美德 VS 有錢人認為輕鬆賺錢最重要
雖然在賺錢的個人行為上,勤勞沒有錯,但只有賺錢效率更高的人,才能更容易致富。通常,普通人會將勤勞放在打工上,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但換來的只有「窮忙」。然而,有錢人除了勞動收入之外,他們非常擅長尋找其他「偷懶」的被動收入方式,將勞動轉來的錢理性投資,用錢滾錢,逐步實現財務自由。
相關文章:
高收入不代表可致富 8成有錢人不靠遺產、沒高薪厚職 全靠遵循一個原則
有錢人和你不一樣︰7條致富紀律 「嬰兒學步致富法」 別以為有錢就能奢侈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欄名 : 理財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