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才】60%僱主考慮增加MPF供款 專家︰MPF可成挽留人才新訣竅

退休規劃 10:30 2023/08/20

分享:

分享:

香港近年一直面對「請人難」的問題,其實留住人才也是僱主的一大挑戰。調查研究機構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簡稱WTW)香港及澳門區退休主管周沛言(William)接受本網專訪指出,有見僱員對退休計劃的關注度日漸提高,僱主可以利用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作為誘因,在支援員工部署未來退休生活的同時,成為搶人才、留住人才的工具。

根據韋萊韜悅今年6月發布的一份福利趨勢調查,有38%受訪僱員表示優先重視退休計劃或長期財務福利。William認為,結果反映僱主進行額外的自願性供款,能夠切合僱員對企業福利的期望,相信有效成為「搶人才、留人才」的工具之一。

「因為這是僱主進行供款,而不是僱員的薪金收入,所以並不需要繳稅,對他們來說感覺上更抵!」William引述該行一份非公開報告指出,有60%受訪僱主考慮進行自願性供款,在強制供款5%之上額外供款2.5%至5%(即合共為僱員供款7.5%至10%),實際情況視乎行業有所不同。「儘管(僱主進行自願性供款)多數發生在金融行業,但其實各行各業也有此趨勢。若果行業之中有大規模的龍頭集團(願意採用),相信推進的速度就會較快。」William說。

長期零息致大眾忽略通脹風險

「提早退休」大概是不少香港打工仔的夢想,對於部署退休的市民,William提醒大家及早認清通脹風險。「大眾只會留意(強積金)基金的價格上落、這個月的表現走勢,但對於長年期的投資來說,通脹是一個很重要的範疇!」他解釋,香港過往一段長時間處於低息環境,市民大眾對通脹風險的認知和敏感度不足,往往到退休提取畢生積蓄時才發現儲備不夠。

「從僱員數據可見,部分強積金成員仍然投資於十分保守的貨幣市場基金,長久下去,通脹會一步步蠶蝕他們的財富。」William如是說。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香港今年6月份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9%,略低於5月份的升2%。參考積金評級(MPF Ratings)公布2023年7月份強積金表現調查,2023年首7個月以來,貨幣市場基金累計回報只有1.76%。

自2000年12月實施強積金制度以來,按僱員入息5%作強制性供款的比例,已經維持快將23年不變。問及香港應該上調強積金的強制性供款比例,William直言考慮時需要十分謹慎,亦需要一個長遠的目標才能推進此事,例如整體香港社會對「多少儲備才足夠退休」設立標準。

調整供款比例需謹慎處理 鼓勵自願供款更為理想

「短期情況的話,最近香港也有討論提高強積金供款上限金額,社會上已聽見不同聲音,例如僱主擔心對人力資源成本帶來影響......」William認為,香港正在處於經濟復蘇初期,不限於強積金,但任何增加供款壓力的措施也要更加小心處理,強調及早建立儲蓄習慣、提高儲蓄金額對準備退休生活絕對有幫助。

William續說,希望透過教育而非強制性的方式,讓大眾看見提早強積金供款的好處,從而鼓勵他們進行自願性供款,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如果強制性推行,總會有人願意、有人不願意,那麼社會就會出現較大反彈;以自願性方法進行,相信效果會比較理想。」

點擊圖片放大

撰文:蔡穎霖

相關文章︰

總裁的退休哲學:不要太聰明、堅守3S策略

【強積金教學】網上DIY強積金帳戶 早整合早享受

「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過來人分享︰退休後很多東西都是多餘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退休理財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