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幸福香港?建造業正在勾劃藍圖

專輯 18:00 2023/08/10

分享:

分享:

特區政府2022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從「提量、提速、提效、提質」造地建屋,以構建更宜居的香港。房屋局亦研究制定「幸福設計」指引,以提升市民幸福感,讓普羅大眾可以安居樂業。幸福香港的一磚一瓦,有賴社會各界共同打造。而建築業作為重要的持份者,應從行業出發,推動「幸福建造」。

何為「幸福建造」?不外乎三個層面。其一,建造幸福的城市;視社會發展所需為己任,用心建造民生工程,推動香港成為更加宜居、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其二,打造幸福的社區;融入社區、服務大眾,打造友好、溫暖的社區環境;其三,共築幸福的未來;促進產業發展,著力人才培育,促進城市生生不息的發展、讓未來可期。

扎根香港逾四十多年,中建香港一直秉持「慎微篤行、精築致遠」的理念,先後承建超過800項工程,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藍隧道、將軍澳中醫醫院、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 ‧ PARK2)等民生工程,足跡遍佈全港各個角落,踐行「幸福建造」。

科技驅動 打造安居樂業的場所

近年來,建造業致力於推動數碼化轉型,善用創新建造技術,為市民帶來優質的民生工程和建築作品。以中建香港為例,在工程項目中採用多項創新技術,包括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建築訊息模擬(BIM)、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等,更引入機械人技術,提升生產力的同時,也進一步優化建造週期,及提升建造質量。

以香港兒童醫院為例,是由中建香港承建的設計和建造工程,設計上充滿童趣,突破傳統醫院冰冷、刻板的形象,在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也為兒童帶來寧靜、放鬆的療養環境,用心守護下一代。

兒童醫院的設計融入繽紛色彩和童趣,增加親切感。

另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正在進行中的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工程,未來將騰出約28公頃土地作興建房屋和其他有利民生的用途。項目工期較長,中建香港攜手聯營夥伴,打造社區聯絡中心向市民科普項目背景,並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致力於打造和諧的社區關係。而社區聯絡中心作為臨時用途的建築,正是以MiC技術建造,高效又環保。

「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厰往岩洞」社區聯絡中心的建設採用了MiC,由14個組件組成。

綠色低碳 守護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可持續發展是香港和國家的重要戰略方向。中建香港致力推動建造業的低碳轉型,特別制定了「P.E.A.K」可持續發展理念:People、Environment、Alliance、Key Projects for Hong Kong,透過引領企業上下和社會大眾共同協作,打造環境友好的低碳施工方案,並與學術界及供應鏈夥伴合作,繼續為本港發展建造更多重要項目,從而實現香港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推動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2022年,中建香港承建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 ‧ PARK2)成為了全國首個施工期碳中和項目。今年我們總結O ‧ PARK2的經驗,陸續在不同的施工項目中,引入低碳建材、清潔能源等創新解決方案,全面推進低碳建造,為香港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以我所長 服務社區、傳遞溫暖

在服務社區方面,建造業可以善用行業優勢,回饋社會。中建香港多年來響應「為社會經營幸福」的理念,組織員工義工隊,服務社區。公司現時註冊義工超過2,100名,舉辦活動達300次,義工時數累積超過40,180小時。當中透過舉行「千戶家居修繕」計劃,為香港基層家庭及獨居老人等提供家居維修服務,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及家居安全。

「千戶家居修繕」計劃旨在為基層家庭及獨居老人提供全方位家居服務,改善生活環境及家居安全。

以人為本 為社會培育未來棟樑

洋溢著幸福感的社會,不僅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也會為人才發展提供滋養的土壤。社會中的企業,更應當肩負起培育人才的責任。中建香港為不同學歷、背景和需求的年青同事,提供完善的職業規劃及支援,為香港年輕一代提供廣闊的職業舞台。

中建香港推出「見習工程師晉升路徑計劃」,旨在培育大學畢業生在6至8年內成為核心管理人員;設有「學徒計劃」予行業的新晉力量,協助他們打好紮實根基,並鼓勵他們持續進修取得學位以考取專業資格;表現出色的員工則會安排參與「影子計劃」,由公司管理層親自指導,令他們明白若要成為卓越管理人,需具備全面、前瞻性的思考模式。

中建香港致力培育人才,提供明確的晉升階梯及培訓課,期望與員工共同成長和發展。

此外,透過多元化交流活動,定期組織年輕員工前往大灣區各城市參觀,讓他們吸收不同經驗,開拓視野。而中建香港於珠海設立的「海創智造MiMEP工廠」更為員工提供實戰機會,為香港建造業人才提供一個獨特的機遇和平台。

公司為年輕員工提供多元化發展培育計劃,激勵員工成長及提升自信心。

作為建造業的一分子,中建香港將與政府和業界攜手開啟新篇章,通過「創新」、「專業化」等引領行業革新,提升建造業生產力和技術水平,並以自身專業不遺餘力地回饋社會,實踐幸福建造,打造宜居香港。

作者介紹:
孔祥兆先生 (太平紳士)現為中建香港董事長,在建築管理及規劃方面有逾40年經驗,畢業於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現為香港工程師學會及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會員。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遇「建」香港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