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見頂?】美國I Bonds收益降 遇60億贖回潮 投資者轉向定存

外匯、商品、債券 16:59 2023/08/02

分享:

分享:

由美國財政部發行的抗通脹儲蓄債券(Series I Savings Bonds,又稱I Bonds),去年曾經成為最熱門的投資方式之一,有助美國投資者抵抗通脹。不過,近期因為收益率下跌,現時I Bonds已漸漸跌落神壇。

彭博社報道,自今年5月I Bonds收益率下降以來,投資者已贖回價值約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的證券,比2021年全年的贖回量還要多;這與去年相比有很大變化,當時美國人紛紛買入I Bonds,以保護儲蓄免受通脹影響 。

相關文章:【抗通脹】美國都有iBond? 抗通脹債券 年化收益率9.62%

I Bonds設計的原意,就是為美國投資者提供能夠抵抗通脹的產品,每6個月(分別在5月及11月的第一天)調整一次固定利率,它由基於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可變利率和財政部設定的固定利率組成。

美國去年通脹高居不下,削弱了現金的價值,I Bonds在2022年5月至11月期間的利率創歷史新高,達到9.62%,因此變得風靡一時。儘管去年11月的收益率跌至6.89%,投資者然後流入數十億美元。

通脹放緩、收益率跌 I Bonds銷售額急跌99%

時至今日,美國的通脹終於放緩。2023年5月份I Bonds收益率僅得4.3%,這導致7月份迄今為止,I Bonds的淨銷售額驟降至4000萬美元(約3.12億港元),與1月份的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相比下降了99%。

報道認為,如果隨著美聯儲加息,通脹繼續降溫,下一次I Bonds收益率(將於2023年11月1日確定)可能會低於4.3%。

債券鎖足半年 高息定存彈性大

對於想要提取現金的投資者來說,時機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於I Bonds將在購買時鎖定6個月的利率,然後更改為最新利率。舉例說,如果投資者在4月份以6.89%利率買入,他們會在10月份時面臨4.3%的利率。

隨著I Bonds收益率愈來愈低,不少投資者尋求更靈活的現金選擇,例如銀行的高息定存。高盛集團的Marcus目前提供4.15%的利率,而巴克萊也有類似的產品,利率為4.35%。這些產品允許隨時提款而不會受到處罰,而I Bonds則禁止在第一年提款,而在5年到期之前贖回,意味著放棄最後3個月的利息。

相關文章:

【長者福利】買銀債、取MPF就拎唔到長生津?7大Q&A申請前必看

股市大漲打破「債券年」預期 股債情緒差距達24年最高

【理財個案】49歲失業 擁900萬存款 可以直接退休嗎?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