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或現「均值回歸」 加息交叉點上的投資策略
剛過去的超級議息周,美聯儲、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舉行了議息會議。一如預期,美聯儲及歐央行加息25基點,但兩間央行對於未來經濟情況都有不同看法。正如早前預估,美聯儲不會表明加息周期是否已經完結,但表示未來加息步伐將會在每次會議中以數據作判斷。筆者認為美聯儲這個說法,主要是為未來加息留下空間,以管理市場對通脹回落的樂觀預期,以防通脹反彈時需要進一步收緊政策。
高漲市場或現均值回歸
基於高基數效應,筆者相信未來數月核心通脹仍能繼續下跌,從而支持第三季度美聯儲較大機會只加息一次的觀點。而美股近日表現亦正反映市場對加息周期快將完結以及經濟衰退風險下降的樂觀情緒,標普500指數上升至距離歷史高位不足6%。惟在通脹下行,實質利率上升,對經濟的影響便會更明顯,從而影響企業盈利,令已高升的市場出現均值回歸的可能。故投資者應適時因應市況鎖定利潤,並以多元資產配置或低波幅策略降低波幅及捕捉潛在升幅。
儘管美聯儲為年内再加息的可能性留下空間,但從利率期貨合約顯示,市場預期9月及11月再加息25基點的機會不足20%,反映市場傾向相信通脹回落令加息周期快將完成。短期債息較能反映加息預期,一般而言,在加息周期完結前,短債息下跌幅度會大於長債息,因此短期債券的表現受到支持。惟近日經濟衰退風險下降,市場樂觀情緒上升,限制長債息下行壓力,並重上早前的高位。
應透過債券對冲股市風險
在加息周期不同階段,資產價格會出現不同的反應,股市會因利率將見頂的樂觀情緒升至高位,其後由於高利率的滯後效應影響經濟,令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衰退,導致盈利下跌的情況更會蓋過估值上漲,使股市出現周期性下跌,導致央行或需要減息刺激經濟,那時候便會支持債券表現,特別是存續期較長的類別。由於每次利率見頂至第一次減息歷時不同,故此,在加息周期完結前後,投資者需要特別注重資產配置,並透過靈活債券對冲股市風險。
【關於作者】張詩琪為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財富策略及分析處高級財富策略師,擁有多年經驗,熟悉股票、債券、商品及外匯等不同金融產品,透過追蹤投資市場走勢及制定相應投資策略,協助投資者捕捉機遇。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張詩琪 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高級財富策略師
欄名 : 中銀財富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