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中潛藏投資機遇 新能源增長潛力大
炎夏又至。今年從7月3日起四天內,全球平均氣溫已經連續三次打破最高紀錄。聯合國去年底的氣候變化報告顯示,現時全球仍未能按照《巴黎協定》,將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為了追落後,各國近年加緊處理氣候挑戰,包括鼓勵節能減排、建造環保基建及提倡可持續發展等。當中,改造能源系統,加快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更是各國的重點項目。在全球積極投入資源對抗氣候變化的大趨勢下,個人投資者又能否從中發掘潛藏的機遇?
80%新發電容量 屬可再生能源
在目前全球能源消耗中,雖然僅20%屬可再生能源,但由於可再生能源技術日益成熟,生產成本逐漸下降,加上聯合國號召各國政府制定強而有力的政策,並鼓勵將能源補貼從化石燃料轉為可再生能源,刺激市場近年需求大增。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的容量和產量增長創下了歷史新高,超過80%新安裝的發電容量是可再生能源(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主)。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將從2021年的1.3萬億美元,升至2030年的2萬億美元。如果要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2030年的投資額更須增至三倍到4萬億美元,可見再生能源的未來增長潛力空間甚大。可再生能源市場發展已經逐漸增速,與其他新科技一樣,一旦突破了一定普及程度,便會以幾何級數速度爆發性成長,到時候才投資新能源,就可能已經錯失良機。
新能源投資產品抗跌 3年回報逾6成
由於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新能源投資產品過去三年即使面對市場波動的大環境,亦未受太多衝擊,而且最高總回報超過60%。個人投資者如果對投資可再生能源感興趣,可揀選由國際一線基金公司管理的新能源主題基金產品,一次過投資一籃子相關公司,捕捉市場機遇同時分散風險。如果沒有心水產品,則可考慮一些有為客戶整合專業分析和揀選主題產品的交易平台,平台上各種投資產品的表現和揀選理由一目了然,免除客戶事前準備的繁複準備,令投資從此變得輕鬆自在。
【關於作者】李家達,虛擬銀行WeLab Bank的行政總裁。土生土長的他,科大畢業後第一份工是跨國銀行的「IT仔」。其後轉戰信貸風險管理業務,短短數年已登上管理層。後來放棄高薪厚職,投身金融科技界,先後參與建立兩間最成功的本地企業,當中包括榮獲中大企業創新指數第一位的WeLab Bank。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李家達 WeLab Bank行政總裁
欄名 : Fintech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