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增信用卡宗數漲28% 創兩年新高 虛銀私貸受Z世代青睞
全球資訊公司環聯 (NYSE: TRU) 發布最新《2023年第一季信貸行業分析報告》,指香港信貸活動自疫後經濟復甦後顯著增長,主要信貸產品的新增貸款宗數於2022年第四季按年增長17%,為最近六個季度以來的首個正增長。
新增信用卡宗數按年增28%
報告稱,新增信用卡宗數錄得自2021年第2季以來最高增幅,按年增加28%;新增信用卡的總信用額按年增加45%,而應繳款項結欠則增加18%,較上一季度的7.3%增幅有所上升。同時,信貸報告查詢於2023年第一季錄得接近49%按年增長,預計將會繼續保持新增信用卡宗數的積極走向。
超優信貸風險級別消費者的新增信用卡宗數增長最為明顯,佔香港信貸活躍人口近七成(66%),與2021年同期同一級別的消費者新增信用卡宗數相比增加了30%。近四分一(24%)的優秀及優良信貸風險級別消費者佔新增貸款宗數的34%,比2022年第四季上升24%,反映低風險借貸人士對新信用卡供應及需求有所增加。
27%接受環聯最新消費者脈搏調查訪問的消費者認為,可以自由分配的支出有所增加。研究亦發現有34%消費者增加數碼服務、訂閱服務及會籍,比上一季的30%有所增加。
年輕人貸款增多
優良或以上風險級別Z世代消費者(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新增貸款宗數於2022年第四季按年增加27%,同類風險級別的千禧世代消費者(1980年至1994年出生)則按年增加17%。千禧世代及Z世代的消費者亦佔優秀以下風險級別新增貸款宗數增長的較多比例,其增長分別為23%及22%。
虛銀私貸受Z世代青睞
報告發現,虛擬銀行正搶佔私人貸款市場份額。在2020年,虛擬銀行僅佔新增私人貸款宗數的1%,但至2022年已增加至7%。在同時期來自傳統銀行的新增私人貸款宗數由41%增加至43%,財務公司則於兩年時間內由59%減少至50%。
虛擬銀行於吸納年輕消費者方面取得一定成功,來自Z世代消費者的新增私人貸款宗數由2021年的16%增加至2022年的22%,另佔傳統銀行新增宗數的9%,財務公司則佔13%。
虛擬銀行似乎同樣以年輕消費者作為無抵押循環貸款的目標客戶群,在2022年有30%的虛擬銀行新增無抵押循環貸款宗數來自於Z世代消費者,而傳統銀行僅有5%。相比下,X世代(1965年至1979年出生)的新增無抵押循環貸款有47%由傳統銀行發放,而虛擬銀行的新增宗數僅佔15%。
【電子支付】港人最愛支付方式 仍是信用卡 現金使用率與內地同樣低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知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