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紀應繼續工作?美國管理學大師:有助長壽 人生最後1/3可作最好貢獻
多項研究表明,年老後繼續工作可能有利於長壽。日本學者曾用3年時間跟蹤了奈良縣11,183位65歲以上人士,發現與完全退休、不再工作的老人相比,繼續工作的老人更少需要長期護理、更少出現認知能力下降。2019年一項對1,461名瑞典老人的調查發現,延長工作可能會讓從事文職和銷售等非體力工作的勞動者保持規律和社會活動,積極影響他們的身體能力。
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Stephen Covey與女兒Cynthia Covey共同撰寫的《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柯維的向上心態》(Live Life in Crescendo: Your Most Important Work Is Always Ahead of You)於去年出版,書中將人生的下半場比作秋季,稱其為最豐富多彩的季節,認爲即使到了退休年齡也要追求向上人生,並引述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所長Robert N. Butler的話鼓勵年長者繼續工作:「工作可能是讓人感到生活有目標的最簡單方法,所以請考慮盡可能久地堅持做下去。」
作者還列舉年長科學家、企業家、音樂家等例子,證明即使上了年紀也依然可以大有作爲。
兩位年近百歲老人獲諾貝爾獎
2018年,96歲的美國鐳射激光科學家Arthur Ashkin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大多數人看來,在其漫長而成功的科研生涯中,得諾貝爾獎似乎是最重要的高光時刻和可以作爲總結的部分,但Ashkin並不這麼認爲。他告訴諾貝爾獎主辦方,自己可能無法就獲獎一事受訪,因爲他正忙著寫下一篇科學論文。書中指,Ashkin顯然是覺得自己仍有許多科學貢獻要做,並不想被耽誤。
2019年,時年97歲的美國材料科學家John B. Goodenough與另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打破了最年長諾貝爾獎得主的記錄。諾貝爾獎委員會說,3人創造了可充電的世界,讓儲存可再生能源成為可能,使地球更可持續。Goodenough表示,他很高興鋰電池對全世界的通信有幫助。獲獎後,他也繼續在實驗室工作,沒有計劃從所熱愛的領域退休。
52歲主婦接手汽車經銷 20年内成行業龍頭
美國女企業家Irma Elder 52歲時還是家庭主婦,但丈夫突然因心臟病意外去世後,她接手了他在底特律陷入財困的福特汽車經銷店,成功轉虧為盈。她學會了如何與汽車製造商、銀行和信貸公司打交道,並在接下來的20年中努力工作,70多歲時又開設了第九和第十家經銷店。最終,她躋身捷豹汽車世界頂級經銷商之列,她手中的汽車經銷集團Elder Automotive Group成爲美國最大拉丁裔企業之一。
Elder曾說:「如果你問我什麼時候退休,我會告訴你,是當我體會不到工作樂趣的時候!事實是工作讓我充滿活力。」
長壽作曲家100歲後再發表20首作品
在65歲時,作曲家Elliott Carter因其《第三號弦樂四重奏》贏得了個人第二座普立兹音樂獎;在86歲時,他因一首小提琴協奏曲獲得了第一座格林美獎。90歲時,他又嘗試寫歌劇,震驚了整個音樂界。Carter到晚年依然保持活躍,在90~100歲之間發表了四十多部作品。
Carter的創作一直持續超過100歲,一直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他在100歲以後發表了20首作品,他最後的作品是在他103歲時完成的,距離他去世只有三個月。書中認爲,Carter是美國當代音樂界最重要和最常青的作曲家之一,其人生揭示了一個道理:「好事總會降臨到那些願意等待的人身上」。
人生最後1/3可以做出最好貢獻
作者在書中說,「退休」,或在人生某個階段結束所有工作,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如果回顧一下,你會發現,歷史上許多偉人從來沒有因年齡增長而減少工作。古往今來,有許多人直到70歲、80歲甚至更老,還在卓有成效地工作,在不同領域做出卓越貢獻。作者稱,今天各行各業都有人並不相信「退休」這個錯誤的社會概念,而是年復一年地繼續貢獻。僅僅在一兩代人之前,我們的祖先在同樣年齡可能已過世;而現在由於醫學突破,我們能預期未來還有很長一段充實人生可以度過。
Covey認爲,無論年齡多大,保持開放態度去服務和祝福他人非常重要,因為你最好和最重要的工作可能還在等着你。很多時候,你生命的前三分之二是在為最後的三分之一做準備,而在最後的那部分,你將做出最好的貢獻。
作者建議,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生的秋季,專注於變老的優勢,而不是劣勢。不要相信老年的陳詞濫調,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或限制自己。想想你能做什麼,而非你不能做什麼。他說,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你擁有比以往更多的資源、經驗和智慧。只是有太多的需求和太多的事情尚待完成,你無法考慮「退休」。你可以從事業或工作中退休,但永遠不該從有意義的貢獻中退休。激動人心的冒險還在等着你。
年輕Z世代想提早退休 7%想30歲退休 但32%仍沒有退休儲蓄
儲夠600萬提早退休 現在靠揸的士賺生活費 退休切記3個大忌
=====
【ET財智Talk】恒指或見17,000點?滙豐分析劉紹文前瞻港股下半年走勢 分析支持、阻力位及值博板塊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