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養老基金避投中國 憂地緣政治風險上升
英國《金融時報》今日報道,荷蘭匯盈資產管理公司(APG Asset Management)表示,由於投資者對不斷上升的地緣政治風險感到擔憂,其養老基金客戶正在迴避投資中國。
APG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歐洲重量級投資機構,管理約5,320億歐元(約4.46萬億港元)的荷蘭養老金計劃資產,服務480萬計劃參與者。它是中國的老牌投資者,約15年前在香港開設了辦事處。
地緣政治風險下 難推銷對華投資
APG的首席經濟學家Thijs Knaap告訴《金融時報》,其養老基金客戶對中國的擔憂正在上升。
他表示,5年前他們認爲中國正在快速增長、對外開放,客戶也會同意把錢投資到中國,那是無需討論的事。但現在要向股東推銷對華投資,已變得更難。股東們非常清楚所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
Knaap說,「在這一點上,我們仍在中國仍有不少資產,我們擁有房地產、股權、債務,而且我們在中國的投資非常大。」APG沒有透露其在中國的風險敞口的總價值。
APG正在與客戶討論他們希望投資的地區和資產類別,包括中國。Knaap表示,一方面,中國是世界經濟非常大的一部分,無法想像APG會從中撤出;但另一方面,公司確實看到了圍繞中國的陰雲。
「我們一直將中國視為我們必須做一些工作的地方。我們不能只是把錢放在那裡、然後期望一切都好。」
全球多家養老基金撤出中國
隨著對中美緊張關係的擔憂不斷增加,全球多家大型機構養老基金紛紛撤出中國。
《金融時報》上周報道,市值4,000億加元(約2.33萬億港元)的加拿大第二大退休基金——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Caisse de dépôt et placement du Québec,CDPQ),已停止在中國進行私人交易,並將關閉其上海辦事處。
路透社報道,加國第一大退休基金、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CPPIB)5月表示,中國是其投資組合的重要來源,在中國的任何投資都需要謹慎、老練,並對當前政局和地緣政治環境有敏銳了解。
同月,市值2,111億加元(約1.23萬億港元)的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投資管理公司(BCI)稱,它已在兩年內把在中國和香港的風險敞口減少了約15%,並暫停了在中國的直接投資。
4月,加拿大第三大退休基金、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計劃(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OTPP),也解散了其駐香港的中國股票投資團隊。今年年初,OTPP表示暫停未來對中國私人資產的直接投資,地緣政治風險為因素之一。
2月,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則減少了對中國的私人投資。
歐洲市場吸引力增加
與此同時,歐洲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增加了。歐洲Stoxx 600指數今年已上漲愈7%,部分原因是歐洲在冬季成功避開了能源危機。
Knaap說,5年前,歐洲由於其負利率、股票市場的高估值,在投資者眼中非常沒有吸引力,這促使APG的養老基金客戶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大量資金流出歐洲,流向美國或亞洲,投入另類投資或新的投資類別。
他表示:「我們在過去五年中看到的趨勢即將結束。我們不再將資金撤出歐洲,也不再探索全新的資產類別。傳統資產類別和傳統地區的預期回報已變得更好。」
【開市追揸沽】港股大反彈弱勢扭轉? 憧憬內地救市內房股有救?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知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