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近半港人無私人醫保 善用自付費選項 全面保障健康

博客 14:00 2023/05/26

分享:

分享:

醫療保障對每個人的利益至關重要,個人醫療保險的價值不容置疑,而團體醫療保險雖然被視為「福利」,但其中的細節也不可忽視。

近半港人無私人醫保

團體醫保雖可大幅減輕醫療負擔,但可能仍有部分費用需客戶承擔,而香港卻有近半人口未有私人醫療保障1來填補這一缺口。香港保險業聯會的統計數字2表示 ,團體保險標準房住院個案的平均償付百分率約75%,病人仍需支付餘下的約25%醫療開支。團體醫保還會在員工轉工或失業時出現真空期,因此很多在職人士擔心單靠公司團體醫保不足以應付龐大的醫療開支。而根據香港政府《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數據1,儘管估計有50.8%的香港市民表示已經享有僱主或機構提供的醫療福利,或購買了個人醫療保險,或兩者兼備,但當中僅三成人口同時享有兩方面的醫療保障。

個人醫保可作為團體醫保的有效補充,讓被保人獲得更全面的醫療保障。

善用自付費選項調低保費

市場上的個人醫療保險可分為無需自付部分和需自付部分醫療開支兩大類型。自付費(墊底費)指客戶向保險公司索償時需自己承擔的金額。設有自付費選項的保險可以透過承擔部分既定的醫療開支而降低保費。對於沒有自付費選項的計劃,客戶可能支付較高保費,但可獲得保險給付而無需承擔既定的墊底費。因此,已擁有其他醫療保險的人士或可考慮選擇自付費類型保險作為補充,應對嚴重疾病醫療開支,且不需擔心退休後失去保障。

假設一名員工已經享有公司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在需要住院治療時,可先利用團體醫療保險的賠償來抵消自付部分(如適用)的費用,然後再以個人醫療保險賠償額支付餘下的部份或全部醫療開支,確保在面對疾病時得到較全面及質素較佳的醫療服務。

靈活醫療計劃  提供更多保障

現時有醫療計劃可提供高達每保單年度百萬港元以上的保障限額,以及多種自付費選項,讓客戶享有一系列住院及手術權益項目的全數保障而不設細項限額3,並且不設終身保障上限。若不幸患上嚴重或長期疾病,有些計劃除了設有指定危疾之全額賠償(即豁免每年自付費)4,更提供一些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5、腎臟透析及器官或骨髓移植的額外權益,在客戶有特別需要時提供額外支援。

上述提到的一些醫療計劃,旨在提升市民對健康保障的認識,但要廣而告之,保險公司還應探索運用新穎有趣的手法,例如透過人氣偶像、會員積分計劃,結合飲食、音樂、遊戲等有趣活動,以推廣健康生活及文化。

投保個人醫療保險就像品嚐美食一樣,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選擇最合適的「佳餚」。善用自付費選項及其他額外保障,就能享受到美味的「健康大餐」,確保我們在醫療方面得到更周全的保障。

 

[1]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C0000056/att/B11302742021XXXXB0100.pdf

[2] https://www.hkfi.org.hk/pdf/medical_2019.pdf

[3] 就部分產品而言,全數保障指不設分項賠償限額,並為合資格費用於扣除每年自付費之餘額(如有)後的實際金額,及受每年保障限額所規限。全數保障只適用於指定權益項目,而其他權益項目並不獲全數保障及受限於相關權益項目的賠償限額。

[4] 就部分產品而言,若患上指定危疾,每年自付費之餘額將就該指定危疾作出賠償時被減少至零,即該賠償可獲豁免每年自付費。

[5] 就部分產品而言,例如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荷爾蒙治療。

【ET財智Talk】 人民幣會否繼續跌?港元存款利率會繼續高企多久?鴻鵠資產陸庭龍為你分析解構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余栢堅 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

欄名 : 保險是「敢」的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