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月入4萬 每年股息收入16萬、物業已40年樓齡 應否賣樓買股票?
財務自由是許多人的目標之一。對於80後的夫婦來說,60歲財務自由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是只要有正確的理財策略,這個目標其實是可以實現的。今次個案主角是一對育有12歲女兒的夫婦,雖然擁有出租物業和股票投資,看似已經處於穩定狀態,但是仍然需要面對許多挑戰,包括如何平衡居住和退休方案,以及如何處理他們的出租物業和股票投資,讓他們能夠在60歲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你好龔成老師:有野請教...有關退休事宜
我今年41歲,太太39歲,有一個12歲囡囡...而家住係九龍區宿舍。
* 我月入4萬, 有210萬股票(每年平均股息收入16萬)另外一層40年出租物業(月供8100&放租14500)。
家庭扣除開資後,每年淨儲蓄:$46萬
* 本來我預算每年用46萬買股票,有收8厘股息,覆式滾到我60歲退休,每年淨收利息 約100萬生活費。
*但係出現問題,由於我層樓,已經42幾年,考慮以下問題:
1)我退休時樓齡已經62年,相信唔可以住了。
2) 再租出去,租金回報只會越來越低。
3) 過多10年銀行隨時,唔接受按揭,又賣唔出...唯有等收購...
4) 又要預計維修費用
* 如果賣出只有350萬首期:
1)再供層新樓650萬作退休用,每個月供款+管理費16500 ,佔現在人工比例太多,影響我退休生活費。
2) 當我用晒D錢比首期,月供9000...又要從新再儲蓄,由零開始再儲蓄,會唔會太浪費。
3)最後我亦諗過,將350萬,買埋股票滾存,每年收8厘息..。
到8年後,我大約50歲時!儲蓄(30萬)+股息(91萬)應該有120萬一年。
再儲7年錢一次過買斷一層樓不用按揭...我仲可以提早退休&唔影響生活費。
還有:我10年後50歲,賣樓後可以將宿舍換居屋呢個方案。
到最後,請老師比小小建議我...因為去到我呢個年紀,錯一個決定 好影響我之後生活&擔心退休住屋問題..
龔成︰
其實你個問題都比較複雜,有好多不確定性。
我嘗試比個大方向你參考,首先你問題重心係自住物業部份。
1) 由於你物業係用於退休,所以未必需要好方便地段。而且,你到時小朋友都大,可能自己成家。如果係的話,新物業成本方面會唔會有機會下調。
2) 現有放租物業,如果你肯定唔會自住,我建議準備定沽出(唔係話立刻,但要準備)。因為始終年期大,新投資者好難向銀行借貸,故你議價能力會進一步被削弱。唔好諗等收購,其實中架機會好微。
3) 投資方面,你現時隔離退休最快都仲有10年,我建議你唔好集中係收息股,佢整體增長力都係弱,最好配置係平穏增長股,對你累積財富較有利。
4) 你預計每年8厘股息,這個預測有點高,如果係一般收息股大約平均係5-6厘。除非你係用風險較高的收息股,但佢地風險都大,有機會長線息率出變化,或賺息蝕價。
所以,以你每年用46萬買收息股,加210萬股票,我估你50歲被動收入係1年大約60-70萬,會比較合理。
5) 所以"再儲7年錢一次過買斷一層樓不用按揭",係有機會誤判。因為你未必創造到咁多利息收入,同時到時候樓價都未必一樣。
總括而言,我覺得你等居屋係可以(始終較平,你係自住,長線無補地價必要),或用買新物業都得,但前提係要慢慢安排沽出現有放租物業。
若買居屋,你可以將收到架錢買平穏增長股或收息股增值住先,到置業前1年才慢慢分注套現,平衡價格波動風險。
如果係現在就買新物業,可以部份用作首期,餘下投入股票增值。而新物業,可以放租去減少供款壓力。
=====
【ET財智Talk】下半年經濟將陷入衰退? 「股債雙殺」後會否迎來反彈?資本集團陳婉貞及中銀香港梁美怡解構最新投資部署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龔成
欄名 : 80後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