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應届畢業生的6個理財Tips︰力求量入爲出、為未來儲錢
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個有工作能力的成年人是令人興奮的,但同時也可能會有一點恐懼,因爲你要開始靠自己謀生了。
CNN商業版撰稿人Jeanne Sahadi認爲,減輕恐懼的一個方法是控制你的財務。無論你賺多少錢或欠多少錢,現在養成一些良好的理財習慣,能使你在20多歲時和餘生都處於有利地位。
《最大化你的生活回報》(Maximize Your Return on Life)一書的作者、理財專家Shari Greco Reiches説:「這將為未來的決定減輕很多壓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開始的明智理財行動。
1. 力求量入為出
理想情況下,你的支出應該要少於收入,並將剩下的錢存起來。
這樣做可以讓你有更多的自由,將精力投入到對你來説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在哪裏以及如何生活、工作和旅行。
但量入為出是根據你的優先事項做出選擇,而非參照你朋友,他們可能比你更負擔得起昂貴的生活。
「你可以擁有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但不能擁有一切。所以要選擇最重要的東西」,Reiches説。
2. 知道你的經濟能力是什麼
弄清楚你收入多少、花了多少、存了多少。也要知道你在自己喜歡但實際並不需要的東西上花了多少錢。這樣你就會明白,必要時可以在哪些方面削減開支。
Reiches建議採用「50/20/30規則」作爲指導。從你的總收入中減去利得税、薪俸税及個人入息課税,在税後收入中,分配不超過50%用於基本開支(房租、水電、食品雜貨、交通等)。另外20%用於為短期和長期目標儲蓄以及償還高息債務。而剩下的30%可以用於自由支配的開支(服裝、娛樂、外出就餐、旅遊、禮物等)。
「50/20/30規則」並非固定、不可調整。例如,如果你住在高成本地區,房租可能會使你的基本開支超過50%。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在其他方面進行削減,或者通過與室友一起生活來降低住房成本。
工作中的員工福利也可以幫你支付一些費用,如補貼的健身會員資格或免費醫療服務,交通費補貼和其他折扣。
3. 勿指望尚未得到的錢
你可能聽説你會得到獎金。你期待加薪。你家裏有人可能會給你送來生日禮物。有朋友要還你去年假期欠的錢。所有這些錢都可能變成現實。但在真正實現之前,不要提前花錢,因為你無法控制這筆錢什麼時候到你手中,或者你會得到多少數額。
4. 花一點錢買很多保障
如果你年輕、健康、經濟拮据,很容易會放棄健康保險,因為你認為自己患重病的機會很低。沒錯,但可能性並不為零。你的年輕和美貌並不能保護你在自行車或汽車事故中不受傷,一旦發生意外,就會面臨高昂的治療代價。
如果你沒有保險,一場健康危機很容易造成巨額支出,所以擁有健康保險可以保護你在未來幾年內不會有醫療債務負擔。
「這是你需要的第一張安全網」,個人理財網站HumbleDollar.com創始人Jonathan Clements説。
【理財智慧】22歲一定要懂的3條理財方程式 踏出財務自由第一步
5. 保持簡單
當你使用多種支付方式(儲蓄卡、信用卡、手機支付程序等)時,要追蹤所有的支出情況就會變得很麻煩。
如果可能的話,精簡你的付款方式。
Clements建議只擁有兩張信用卡: 一張是低信用額度的(如1,000至2,000美元),作為你的「隨身攜帶」卡,用於購物。另一張額度較高(如5,000美元),應該放在家中,只在緊急情況下和旅行時使用。
這樣就能限制你的消費額度,使你更容易支付每月賬單,不會受到逾期費和懲罰性利率的打擊。此外,它也能防止信用卡超支,從而對你的信用評分有益。每月按時全額交卡數也有助於提升你的信用度。
如果你有手機支付程序,選擇一個使用,而不是同時使用幾個。他説,如果你有一部iPhone並使用Apple Pay,它可以兼作你的隨身卡。
6. 為未來的自己儲錢
Clements建議,要考慮未來、為晚年生活儲蓄資金。這樣退休後的你將有足夠的錢來支付你想要的住房、醫療保健和生活方式。
現在你可能賺得不多,但你有積累財富的最好資源:數十年的儲蓄時間。這意味著即使現在存下很小的金額,多年後也能增長為一筆數額可觀的存款。
例如,假設你每月只存100美元(即每天存約3.33美元),按40年内平均每年獲得7%回報計算(假設你的投資策略比同齡人更保守),那麼到60歲出頭時,複利效應下,你就可以擁有約26.4萬美元。
當然,隨著時間推移,你的薪水和儲蓄能力也會增長。
Bill Gates對年輕人的5項忠告︰生活比工作重要、選擇能解決問題的工作
=====
【開市追揸沽】恒指季檢結果出爐怎部署? 騰訊業績前瞻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