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兒子 不繼承父業、財富回饋世界 寄語有錢人︰別為子女規劃人生

個人增值 21:40 2023/05/06

分享:

分享: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富可敵國,卻並沒有讓繼承三個子女他的金融事業。大女兒Susan Buffett是一家針織品商店的老闆,大兒子Howard Buffett是農場主,小兒子Peter Buffett是一名音樂家、作曲家。人们都驚訝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卻成為了普通人。Peter在他的書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Find Your Own Path to Fulfillment中分享了投資家父親教給他的對待財富和人生的哲學,原著暢銷全球,近日亦有新的中文譯本出版。

股神之子也需賺零用

Peter說,小時候家中並不富有,一家人在美國中西部的生活還算舒適,但沒什麽可炫耀之處。父母開了很多年經濟型小汽車,一直沒換。他們兄姐3人穿的衣服都不是名牌,只要耐穿即可。三個孩子從不把任何事情看作理所當然。Peter零用錢很少,且是通過做家務賺的,而非直接向父母伸手索取。如果他借了幾塊錢到市區去,剩下的零錢還得帶回家。

用9萬元祖父遺產追音樂夢

Peter在19嵗時得到了一筆來自祖父的財產。父親出售了祖父的一處農場,收益轉換成了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股份,當時這些股份價值約為9萬美元。Peter明白父親能給的只有那麼多,自己不該再奢求其他。

作爲股神之子,他沒有投資股票、也沒有用作奢侈消費,而是選擇將股份換成積蓄,購買了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時間。Peter將這筆錢用來開啓他所熱愛的音樂事業:學習彈奏鋼琴、錄音製作等技能,並從斯坦福大學輟學,用財產購買走上音樂之路可能需要的時間。在父親幫助下,他制定了預算,以節約成本。接著搬到舊金山的小公寓節儉生活,屋内唯一奢侈品是新添置的錄音設備。然後在報紙上登廣告,為他的音樂製作服務吸引顧客。Peter說,這筆財產減去了他在追夢初期的謀生壓力;他心懷感激,如果沒有這份特殊禮遇,可能就無法繼續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成爲音樂家。

工作不是為錢

儘管隨著父親的投資成功,家中變得越來越富有,Peter發現父母也沒有被金錢改變,因爲他們從沒把賺錢當作工作的目標。

Peter回憶,童年時,父親經常在家工作,長時間在書房研究上千家公司及其股票的統計分析。内容看似枯燥,但他依舊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父親不是為錢而工作,雖然最後他也獲得了金錢,這是對他商業智慧的充分肯定。金錢是副產品,而不是最初努力的目標。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實質:激發他無限的好奇心,驗證他對實際業績的預測能力,體驗發掘價值和新機遇的可能性。是源源不絕的挑戰,使他多年來保持了敏鋭思想、投身事業的激情和新鮮感。

Peter表示,父親希望三個子女都能找到各自熱愛的事業,鼓勵他們用盡心力去追求這些目標。他們也從父母的教導中懂得:職業地位或財富潛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全心全意對待自己的選擇。這也是爲什麽股神沒有給子女壓力、讓他們進入手下的投資公司或跟隨他的人生足跡。

金湯匙可能變金匕首

Peter指出,很多富有家長犯的一個錯誤是給了子女大量金錢,卻沒給孩子應有的愛和關心;另一個錯誤是給子女安排好一切人生規劃。父母給子女鋪就的道路太過平坦時,就會令他們在塑造性格的過程中錯失戰勝挫折、贏取自尊的機會。而只有戰勝這些挫折,才能使一個人擁有真正、持久的自信。有能力的父母可以幫子女創造良好的人生開端,但讓子女習慣於衣來伸手,卻往往會害了他們,因此要讓其儘早脱離家庭這個温室。

書中說,Warren Buffett如此看待財產繼承︰出生時嘴裏含的金湯匙,最後可能會變成刺在背上的金匕首。考慮不周的贈與會澆滅人的雄心壯志,使年輕人喪失尋找自己航向的冒險精神。因此,Buffett家族沒有設立龐大的信託基金,股神也未計劃留給子女豐厚的遺產。

父親財富要回饋世界

Peter和姐姐、哥哥一直都知道,父親創造的財富不會給到他們,而是會回饋給世界。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權繼承這些錢,那是父親的成功、不是他們的。2006年,父親將大部分財產(約370億美元)捐給了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還設立了三個10億美元的慈善捐贈基金,分別由三個子女管理。Peter說,雖然自己肩負10多億美元這樣巨大數額的管理責任,但這筆錢最終卻是要捐出去的。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普通人,跟大多數作曲家和音樂家同事一樣,只能通過最新作品來體現自身價值。

巴菲特︰「要理解今天不會持續」 稱會貪婪地買入 一個原因減持台積電

你不知道的 有關「股神」巴菲特 25 件事(一)

股神背後的男人 芒格︰世界不受貪婪驅使 而是由嫉妒驅動(附8大投資名言)

=====

【退休積滿Fund】做錯決定MPF回報相差逾100萬?專家教你揀咩基金 立即收看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名人堂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