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即後悔? 盤點6大最易中招商品類別

個人增值 08:30 2023/05/03

分享:

分享:

相信每個人家裡都有一些「吸塵」的物品,有些是買回來發現不適合,有些只是因為當時太衝動。大家買過最後悔的商品是什麽?以下將盤點6大類別,檢視是否與自己的消費習慣重叠。如果有過半數商品都中招,並且平日很難存到錢,就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習慣和做好規劃。

點擊圖片放大
+4
+3

1.網購商品 
網購最大的弊端是見不到實物,消費者經常會被精美的商品圖片和華麗的商品描述詞藻吸引,買了一堆「貨不對板」的物品。例如,網購服飾,在收貨之前都摸不到面料和做工,也看不到款式,更無法上身對比判斷是否適合自己,更容易買到質量差或者不適合自己的商品,因此很容易令人後悔。

2.不適合的家具
當重新裝修或自己外出租屋時,通常都要自己買家俬,但經常可能因為對整個空間尺寸和風格的考慮不周,買下的家俬容易後悔並閑置。例如,提前購買一張舒服的電動伸縮梳化,但沒有在梳化的前後預留足夠的位置。另外,如果沒有預先設想好全屋色調,最後買回的家私與整體色調不合,也會容易令人後悔。

3.特價商品
在各種特別節日,很多品牌或網站都會推出快閃優惠,這時很容易被低價所吸引,買入自己根本用不到的商品。現在平日都有很多品牌還會不時舉行開倉,低價格或者多贈品也成為吸引人消費的重要原因。

4.全套健身器材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這種衝動,有可能是看了一個勵志的視頻,或覺得穿不下自己想買的衣服,想運動健身的情緒高漲,於是買入全套健身器材,告訴自己要每天堅持運動,最後都是在角落堆塵。

5.電子配件
很多人在買入電子用品時,會習慣全套購買,在購買時,通常會預想自己一定會用到,但事實上,簡單的功能其實已經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例如,想記錄生活買了一個相機,專門配備了各種專業鏡頭、反光板、收音器、無綫充電等等。其實這些配件非常少用到,甚至連相機都很少使用,逐漸全套都變成「吸塵」物品。

6.較貴的飾品
現在飾品越愈來愈精緻,一些金手鏈做出各種公仔款式,俘獲不少年輕人的心,加上理財觀念盛行,買金保值的言論從未間斷,令不少年輕人衝動購買。但買回來之後,發現並不適合自己,或發現根本不是很值錢。於是開始後悔,如果當初追逐潮流或因為可愛的公仔一時衝動,可能可以留下這筆錢買更有意義、更實用的商品。

無自制力經常花費大? 5大「掩眼法」心理騙術 不知不覺減少支出

如何訂機票最便宜? 最佳時間是出發前多少天? 7個慳錢小秘訣

=====

【開市追揸沽】港股步五窮月大市點走? 澳門賭收勁升濠賭股點揀?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