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產品】穩袋5厘回報、比定存高息 想買美國國債?一文認清3大方法

個人增值 11:06 2023/05/02

分享:

分享:

近年高息環境持續,相信有留意投資市場的讀者,對「美國國債」也不陌生。有見美國債息高企,吸引投資者進場。本網現整合相關資料,讓香港投資者也學會買入美國國債,享受高息回報。

甚麼是美國國債?

顧名思義,這是由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目的是向投資者集資,用作持續刺激當地經濟。因應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倒閉破產機會甚低,故美國國債一般被認定是「全球最安全」、「絕不違約」的國家債券。按照年期,美國國債可分為短期債券(1-3年)、中期債券(4-10年)和長期債券(10年以上)。

理論上,年期愈長的債券,對利率變化就愈敏感,收益率就會愈高;反之,年期愈短的債券,收益率就會愈低。不過,美國近年連番加息壓抑通脹,孳息率曲線自2022年7月以來一直倒掛,即是短期息高於長期息。

香港投資者買賣美國國債有何方法?

方法1. 透過美國券商戶口買賣

有投資美股經驗的讀者,只要透過美股券商戶口,就可以直接投資各種年期的美國國債。值得留意,如果投資者直接買入單一債券,所需要的本金就會較多,例如輝立證券,每一交易的最低入場費為票面值的20,000美元(約15.6萬港元),故不建議投資新手或本金較少的散戶。

【美國國債】想買美國國債平衡風險? 3個可購買美國國債的平台比較

美國國債收益率

周期 收益率(%) 周期 收益率(%)
1個月 4.3545 2個月 4.959
3個月 5.2769 4個月 5.128
6個月 5.0861 1年 4.8221
2年 4.0806 3年 3.8143
5年 3.5964 7年 3.5699
10年 3.522 20年 3.8724
30年 3.747 / /

*截至2023年4月28日

【ET至高息】大行高息活期   兩個月速賺$3000   利息每月入帳

方法2. 買賣美國國債ETF

對本金較少、可承受風險較低的散戶而高,買賣美國國債ETF是比較推薦的方法。不但門檻較低,更可以一次過買籃子債券,交易成本也較低,所以比較適合投資新手和散戶。

美國國債ETF例子

ETF名稱 年期類型 股息率(%) 管理費(%)
iShares美國國債1-3年ETF(美:SHY) 短期 1.79 0.15
Vanguard短期國債指數ETF(美:BSV) 短期 1.66 0.04
iShares3-7年期美國公債ETF(美:IEI) 中期 1.61 0.15
Vanguard中期國債ETF(美:VGIT) 中期 1.98 0.04
iShares7-10年期美國公債ETF(美:IEF) 中期 2.17 0.15
iShares20年期以上美國國債ETF(美:TLT) 長期 2.74 0.15
Vanguard長期國債ETF(美:VGLT) 長期 2.82 0.04

方法3. 買賣美國債券基金

上述兩個方法以外,投資者亦可以買賣債券基金,跟一般基金交易無異。投資者可以透過基金平台,或是美股券商申請購買債券基金。由於債券具備固定派息的特質,所以亦會被稱為「固定收益型基金」。要留意,透過基金方式投資美債,需要支付的管理費和交易手續費普遍較高。

雖然美國國債的違約風險甚低,不過投資者在沽手債券前,宜認清箇中的4大投資風險

1. 違約風險/信用風險

由於債券是國家/企業為了集資而發行的金融產品,背後暗藏「借錢不還」的危機,投資者有機會失去預期中的利息,更有機會收不回自己的本金。例如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等級較低的企業債券等等,均有違約的風險。所以投資者在選購產品時,需要留意該債券的信用評級。

2. 利率風險

由於多數債券的票面利率為固定不變,當市場利率愈高,債券的價格就會愈低;反而言之,如果市場利率愈低,債券的價格就會愈高。當投資者買賣的債券年期愈長,利率變動的可能性就愈大。這個過程中的變動,有機會產生價格風險,令投資者受到損失。

3. 匯率風險

若投資者買賣的是海外債券,在上述兩個風險以外,亦要留意匯率的變化。這不單止投資債券,而是投資任何涉及外匯的產品,亦都需要留意的風險。

4. 流動性風險

跟買賣股票一樣,投資債券也要留意流動性。如果產品的交易量低,恐怕出現有債無市的情況,難以易手則難以變現。

更多高息產品︰

【高息股2023】5厘以上低入場費之選、年初至今8隻升一成

【月月派息】買下14隻高息股 月月有息收(附全年派息表)

【高息儲蓄產品】保證回報4.08厘 6000元入場 10款港元短期儲蓄保險比較

=====

【開市追揸沽】港股步五窮月大市點走?澳門賭收勁升濠賭股點揀?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學堂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