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自制力經常花費大? 5大「掩眼法」心理騙術 不知不覺減少支出

個人增值 20:48 2023/04/25

分享:

分享: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儲錢比起花錢更難,主因現時購物真的太方便,尤其是到處都不須現金,只須一部手機就能下單,令到無自制力的都市人經常超額消費。雖然希望儘早開始理財習慣,但規劃消費支出,需要限制開支「綁手綁腳」,一想到就覺得複雜,未實行就想放棄?

省錢其實亦一樣可以很簡單,CNBC財經專欄作家Mike Winters引述專業財務規劃師的建議,提出透過5大技巧,可以輕鬆騙過怕麻煩的內心,在不知不覺間引導自己改變經常買東西的習慣,當中沒有嚴格的支出限制,亦沒有要死守的定律,只是一些心理上的障眼法,但就能不知不覺減少支出增加儲蓄,即看5大「掩眼法」技巧:

1. 自動化儲蓄
所謂「眼不見心不煩」,財務策劃師Mike Biggica指出,預先設定的指示,在出糧的那一天,直接由出糧賬戶轉入儲蓄或退休儲蓄賬戶,在無需考慮的情況下發生,就可以什麼都不做地處理好首要的儲蓄部分。大多數銀行的網站或應用程序都可以操作預設每月轉帳指示,把剩下錢就可以用於支出,同時不會有花費過多的壓力,就像在吃蛋糕之前已經跑完十公里一樣,不會有罪疚感。

2. 超過人工1%  宜考慮一兩天後再買
為了抑制衝動購物,理財規劃師通常建議至少等待 24 小時或 48 小時,然後再進行購物,可以讓自己停下來,以更多時間考慮東西是否真的物有所值。通常購買價值大約1% 的收入。意味著收入 20,000 元的人,當買200元的物品,就要有 24 或 48 小時的等待期。俄勒岡州的財務策劃師 Brenna Baucum 指出,這個技巧對網上購物很有效,如果第二天再看一次購物車,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可以從中刪除了不少東西。

3. 考慮工作多久才「買得起」
另一個心理技巧是根據工作時間,而不是花費的金額來考慮購買,把消費支出換算成勞力和時間來衡量,對於一些人而言,似乎更有真實感受可量化。例如按時薪計算,每小時賺多少錢,如果是月薪,亦可以使用線上的時薪計算機來計算。

假設你每小時賺 80 元,想買一件 500 元的衣服。相當於6.25個小時的工作。以小時計算,你願意為了換取那件衣服而加班嗎?當然,你可能仍然想要買這件衣服。但是從努力的角度來考慮,可以幫助你決定所作的購買決定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4. 挑戰短期「零消費」
短期「零消費」是一項挑戰,是指除了房租或生活用品、食品等絕對必需品外,不花錢購買任何其他東西。為期可以是一周、一個週末還是一個月,由個人決定。這項挑戰最適合超支或因衝動購物而掙扎的人。除了省錢。更重要的是,短期「零消費」迫使你抵制日常消費的誘惑,尤其是衝動消費。

佛羅里達州的財務策劃師Melissa Walsh表示,這個做法鼓勵人們採取更謹慎的方式,即使在清理結束後也能幫助改掉不良的消費習慣。短期「零消費」還鼓勵新的零成本生活習慣,比如是想看書時,會選擇到圖書館而不是買書,或是愛上在戶外遠足而不是去看電影或去酒吧,在減少開支下保持生活享受。

5. 用現金消費

有別於信用卡可以借貸,僅用現金的好處是沒可能超出預算,因為不存在先花未來錢的選擇,對於常用信用卡等電子消費花費過多的人而言,改為使用現金,每一次花光後都要到櫃員機提取現金,都能增加消費的阻力,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現金消費TikTok上流行的現金填充法或預算「信封法」,亦可以有效管理開支。做法是把每個月提取可花費的錢作為現金,並將其分成專門用於不同預算支出的信封,例如生活百貨、油錢或租金。

【儲錢法懶人包】經常月光難儲錢? 儲錢大法一覽 信封存錢/$1法則/52周儲錢

雖然對於租金或水電費支付等交易,僅用現金方式支付可能不切實際,但仍可只用現金支付每月可自由支配的開支,比如外出就餐、買衣服或娛樂。這個做法令人可以確切地知道每月還剩下多少錢,根據需要重新分配總額。月底剩餘的任何多餘現金都可以添加到儲蓄中、或結轉到下個月。以上一些思維技巧可能會對於愛購物、難自制的人有所幫助,尤其給那些過於流暢、過於簡單的在線購物體驗,增加更多阻力,同時簡化儲錢的過程。

洗費不似預期 年輕人最易在這5種消費超出預算

【理財記帳】今天開始管理開支 實測4個實用免費記帳APP推薦 遊戲類/多戶口/懶人必備

【開市追揸沽】中美科技戰港股能守2萬?外管局叫買A股可留意?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