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B倒閉 存款放銀行依然無問題?本港風控完善 危機難重演

博客 12:45 2023/04/25

分享:

分享:

美國聯儲局自上年起強勢加息,壓抑通脹,豈料一石擊起千重浪。連串事件最終令擁有約40年歷史的美國矽谷銀行(SVB)陷入信心危機,更引發擠提,導致倒閉。倒閉消息一出,除了令環球金融市場火燒連環船,亦令大眾反思銀行體系是否真的穩如泰山,難道存款真的要入床下底?

SVB三大死因

各位稍安無躁,先了解一下SVB的死因。雖然市場對SVB的死因仍眾說紛紜,但在筆者眼中,大至可歸納為三大原因:

  • SVB的客群大多是初創企業,令風險過度集中;
  • SVB的長短線投資策略錯配,令現金流不足;
  • SVB的風險管理有不足之處,壓力測試上未有全面考慮各種狀況。

不過,上述問題其實在香港很難同時發生。

本港風控制度完善 存款受保障

回看香港的情況,香港的監管機構和銀行一直致力為投資者、消費者提供保障。除了監管當局有完善的風控制度,各銀行亦具備專業風險管理系統,時刻監察市場波動及流動需求,並作出相應的調整。現時全港所有傳統和虛擬銀行均受金管局監管,是香港存款保障計劃的成員。在存保計劃下,每位存款人的每筆合資格存款均獲50萬港元保障。若市民的存款高於50萬,只需分散一部分至另一銀行,即可將全數存款納入存保計劃傘下。

目前全港約88%至89%銀行客戶存款受到計劃保障。金管局早前表示會檢討計劃的存保上限,並將於今年稍後亦會就優化建議進行公眾諮詢。筆者作為香港其中一間虛擬銀行的行政總裁,當然表示歡迎!畢竟為市民存款提供更多保障,有助加強大眾對虛銀以至整個金融行業的信心。

加入遊戲元素  Fintech重塑銀行服務

提到存款這類歷史悠久的基本服務,必定要談談當中的熱門產品——定期存款。隨著金融科技不斷重塑銀行服務,現時要辦理定期存款,客戶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在手機上辦理,而且入場門檻低至$10,全程不消一分鐘。部分銀行更在服務裡加入遊戲元素,例如鬥快搶高息存款配額或完成任務解鎖更高利率等,務求結合客戶的理財和娛樂需要,創造全新的銀行體驗。讀者大可放心使用各類型存款服務,有計劃地實行儲蓄和財富增值大計。

【關於作者】李家達,虛擬銀行WeLab Bank的行政總裁。土生土長的他,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是跨國銀行的「IT仔」。其後轉戰信貸風險管理業務,短短數年已登上管理層。後來放棄高薪厚職,投身金融科技界,先後參與建立兩間最成功的本地企業,當中包括榮獲中大企業創新指數第一位的WeLab Bank。

=====

【開市追揸沽】中美科技戰港股能守2萬? 外管局叫買A股可留意?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李家達 WeLab Bank行政總裁

欄名 : Fintech達人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