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介佣金、不用約經紀 75%港人愛自行投保
自2018年本港出現首家網上人壽保險公司,加上疫情改變大眾的生活模式,消費者轉而選擇網上保險平台投保,他們可透過電腦或流動電子裝置,瀏覽保險公司提供的網上平台,無需依賴中介人,即可自主選擇切合個人需要的保險產品。此趨勢亦於早前的《港人購買保險意見調查》中反映,該調查顯示75%受訪者表示有興趣於網上自行投保,主要原因是「毋須支付佣金,保費較平及慳錢」(57%)、「投保手續簡單方便」(46%)以及「不用約見保險經紀或中介人,慳時間」(43%)1。在數碼轉型的年代,不少保險公司積極推動網上保險平台發展,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並致力為大眾創造更大的保險價值。
網上保險平台顯優勢
網上保險平台急速冒起,無論在營運和服務層面上,均為消費者帶來不少益處,包括便利消費者購買保險和遞交索償申請。此外,網上保險平台更成為收集客戶數據的渠道,從而協助保險公司設計針對市場需要的保險方案。
- 一站式24/7無間斷體驗
網上保險平台有助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平台24/7提供支援,除了可更有系統地處理查詢和解答客戶的問題,更重塑整個的保險流程,由以往消費者需要親身與中介人會面,到現在可以一手掌握,透過網上平台享受投保和管理保單體驗。
- 省佣金 更多資源研發創新
由於網上保險平台無需中介人,故此能省卻佣金,消費者因而直接受惠。獨立策略諮詢公司Quinlan & Associates的研究發現,160間在港營運的保險公司於2021年向保險中介共支付佣金約港幣610億2。沒有中介人的網上保險平台在節省佣金後,能將資源轉投於產品創新和科技發展,為客戶研發精準針對市場需要、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 大數據實時調整服務 產品更「時令」
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日新月異,唯傳統保險公司需時從市場收集數據以助產品開發,導致消費者「一等再等」,產品開發的步伐未必趕上市場需求。而網上保險平台本身收集客戶的喜好和購買習慣,保險公司可藉著這些實時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更精準地調整服務,甚至有助加快設計嶄新的保險產品及服務。以筆者任職的保險公司為例,從產品開發到推出市場,最快2個月内便能完成,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亦成為客戶可靠的後盾。
受保監局監管 大衆可信賴
另一方面,筆者在這裡想指出,提供網上平台的保險公司與一般具備中介人的傳統保險公司一樣受保險業監管局監管,包括提供網上平台的保險公司同樣需要維持與傳統保險公司同等的償付準備金水平,故此消費者能夠信賴提供網上平台的保險公司,享受平台帶來的創新服務。
網上保險平台的便利和靈活性不但帶來嶄新的服務體驗,更可借此加強消費者對創新科技的信心。展望未來,筆者認為數碼轉型將成為本地保險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用以推動個人化的產品和實時支援。消費者應透過自身體驗,認識及了解「網保」的好處,開展全新的投保時代。
來源:
- https://corporate.esdlife.com/esdlife-reveals-the-survey-results-on-hongkongers-opinion-on-insurance-purchasing/
- https://www.quinlanandassociates.com/wp-content/uploads/2022/12/Digital-Distribution-of-Insurance.pdf
- https://www.ia.org.hk/tc/legislative_framework/files/GL8.pdf
【關於作者】孔德秋現為Blue 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他在業務發展、創新策略、科技及企業營運,以及風險管理方面擁有逾30年的豐富經驗,涉足領域遍及亞洲、歐洲及美國等地區,行業涵蓋保險、資產管理及銀行業,並於多間知名金融機構出任環球及地區高級行政要職。
=====
【開市追揸沽】中美科技戰港股能守2萬? 外管局叫買A股可留意?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孔德秋 Blue 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欄名 : 保險要識「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