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HSBC股東會】5月5日投票 小股東一定要知的6件事
滙控 (00005) 跟一眾股東糾纏多時的「分拆戰」,將於集團5月5日的股東周年大會上,正式就此分拆亞洲業務和制定派息政策兩項議題投票表決,準備拉下帷幕。在周年大會舉行之前,本網整合一系列相關資訊,讓讀者了解「滙控分拆戰」的來龍去脈,以及當自己有份持股的公司遇上維權事件時,散戶該如何自處?
1. 今次股東會有什麼特別議案?
今次股東會有兩項議案是由一群以「Ken Sir」呂宇健為首的小股東提出,包括第17項議案「策略檢討」,動議滙豐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分拆及重整亞洲業務;及第18項議案「股息政策」,動議滙豐制定及實施一項長期及穩定的股息政策,只要有足夠的可分派利潤,就應恢復每年派不少於每股0.51美元,並每季派發。
2. 誰是「Ken Sir」呂宇健?
Ken Sir自2006年起涉足物業市場,自2016年伙拍檔成立「香港中小型業主會」,開辦物業投資課程。在疫情期間,Ken Sir積極參與股壇,包括反對華人置業 (00127) 私有化、入主前稱「樂亞國際」的GEM版公司創天傳承 (08195) 等等,成為近年有名氣的維權投資者。
投資物業市場以外,Ken Sir亦曾經開班教學員,以私人貸款槓桿式炒賣滙控,從而製造被動收入。惟滙控於2020年突然暫停派息,令Ken Sir這個投資方式受影響。
他隨後發起「滙豐小股東權益大聯盟」,又多次以「分拆匯控關注組」名義呼籲股東提出動議。
3. 平保和Ken Sir有什麼關係?
內地大型保險公司中國平安 (02318) 是滙控的主要股東之一,從2017年起多次透過港股通一直增持滙控股票。去年英國《金融時報》指平保提出分拆滙控亞洲業務的建議,但不被滙控接納。《華爾街日報》近日則指,平保早在數年前已要求派員入滙控董事會,但遭到拒絕。
Ken Sir今次提出的兩項議案,立場都與平保一致,平保甚至已經開腔表示支持,平保旗下平安資管早前公開指出,議案有助改進業績及提升股東價值。不過,Ken Sir早前曾經澄清,他和平保只是理念相同,他的行動並非由平保推動。
4. 對於此事,滙控有何態度和回應?
滙豐最新於4月19日發文,表示跟主要股東平保2022年至2023年間,就滙豐亞太區業務的結構方案進行接近20次廣泛和高規格的會議,參與的人士包括集團主席、行政總裁及高級管理層。雙方在多次的溝通當中,體會到就多個事項上和而不同。
該行認為,轉變滙豐亞太區業務結構的建議,會嚴重影響滙豐環球業務策略的成效,並且大大蠶食集團的收益、回報、股息及股東價值,損害滙豐獨有的環球業務的定位。因此,董事會建議股東投票反對相關決議案。滙豐更強調,希望在5月5日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能夠為這個議題畫上句號。
5. 議案有機會獲通過嗎?
散戶推動分拆的主要理據,因為滙豐大部分盈利是來自亞洲,預測「分家」將會為股東帶來更好的回報。不過,大行對分拆建議不算看好。巴克萊曾發報告認為,分拆滙豐涉及高成本且長時間,更有可能拖累集團亞洲業務的市值下跌3%至8%。
滙控的股東架構非常分散,並沒有一個明顯具有股權優勢的大股東,而是由一堆基金股東分散持有,
在這情況下,不少基金投資者會參考獨立投票顧問的意見。而大型顧問Glass Lewis及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ISS)均不建議投贊成票,後者早前發表報告表示,小股東聯盟動議檢討重組及重整亞洲業務,欠理據支持,又認為滙控最新派息方案已令派息水平與同業看齊,故建議對兩項提案投反對票。
不過Ken Sir早前則表示有信心,除了已獲得平保的支持,他亦透露有約見多名滙控股東見面。
6. 甚麼時候有投票結果?
滙控的股東周年大會,將於5月5日倫敦時間上午11時正(香港時間下午6時正)開始。理論上,投票結果會在點票完成後、周年大會當天公布,不過由於香港和英國的時差問題,正式結果可能要待香港時間5月6日才會宣布。
上市公司投資者維權的事件屢見不鮮,如果剛好是自己有份持股的公司,散戶該如何自處?
1. 了解維權事件的起因和目的:
股東維權的原因可能是公司管理層的不當行為,或是公司業績表現不佳等。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目的有助於你更好地評估事件的影響和風險。
例如滙控作為傳統收息股,一度於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應英國監管當局要求暫停派息,引起一眾股東批評及關注;加上滙控近年業績飽受歐美業務拖累,所以這批股東便要求滙控分拆亞洲業務,認為有利於集團的市值和派息策略。
2. 注意公司的回應和態度:
公司管理層的回應和態度,對事件的解決和公司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如果公司能夠積極回應和解決問題,股東維權事件可能對公司的影響較小。
滙控日前表示,針對轉變滙豐亞太區業務結構的建議,將會嚴重影響滙豐環球業務策略的成效,並且大大蠶食集團的收益、回報、股息及股東價值,損害滙豐的環球業務的定位;更稱不能支持或向股東推薦這些方案,明確反映集團反對的立場。
3. 出席股東大會和投票:
每位小股東都有權出席股東大會,更可以投票行使股東表決權。如對公司的議案和重大交易有所懷疑,不知道能否為公司帶來效益,小股東就應該出席。
4. 審慎評估風險和收益:
股東維權事件可能對公司的股價和業務造成影響,你應該審慎評估相關風險和收益,並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適當的決策。例如今次「分拆滙控關注組」動議恢復穩定的派息政策及進行業務重組,作為散戶亦應審慎評估,一旦通過,會對目前的業務有多大影響。
可是,不一定每次的維權行動也能帶出「好結果」。例如領匯(現稱領展) (00823) 於2005年遭到英國的孩童基金(TCI)狙擊要求賣產,更採取具侵略性的策略,不但影響領展的發展方向,更直接影響到廣大市民。
5. 注意市場的反應:
股東維權事件可能對公司的股價產生一定的影響,散戶應該密切關注市場的反應,並根據市場趨勢和自己的投資計劃做出相應的決策。例如對沖基金Elliott自2015年起不斷狙擊東亞銀行 (00023) ,一直要求李國寶家族出售資產,雙方更曾對簿公堂。雙方「恩怨」糾纏6年多,終於2022年畫上句號。期內東亞銀行的股價拾級而下,從高位35元水平一度跌至最低7.52元,高低位波幅幾近八成。當然,股價下跌還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宏觀環境、企業盈利能力等等,這裡無法三言兩語評論東亞的股價。
但如果股東維權事件,明顯影響一間公司的管理層的變動、或導致機構投資者對股份改變看法,作為散戶便要提高敏感度。
作為散戶,當你持有的上市公司面臨股東維權的動作時,你應該保持冷靜,理性評估相關風險和收益,並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適當的決策。
【月月派息】買下14隻高息股 1年12個月 每月有息收(附全年派息表)
【滙豐派息】滙控恢復每季派息 勿忘教訓 注意高息股的5大風險
=====
【開市追揸沽】港股步五窮月大市點走?澳門賭收勁升濠賭股點揀?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