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學堂】揉合「主動+被動」策略 一文學懂「聰明啤打」ETF
隨著追蹤大市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成為重要的投資趨勢之一,香港近年亦陸續出現「聰明啤打(Smart Beta)」ETF,代替傳統的全被動式ETF,期望尋求跑贏大市的回報。到底Smart Beta ETF是甚麼玩兒?對投資者而言有甚麼好處?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甚麼是Smart Beta ETF?
Smart Beta是一種投資策略,透過增強一個或多個不同因子的特質,例如價值(value)、派息(dividend)、動能(momentum)、低波幅(low volatility)、品質(quality)、規模(size)等等,改善基金選股及個股的權重,藉此加強回報跑贏大市。
所以,Smart Beta ETF與傳統ETF,可以追蹤同一個指數,但在被動追蹤以外,添加「主動投資」的元素,調整股票的權重,讓投資者得到更加靈活、多樣化的投資組合策略,同時更好地管理組合風險。由於當中涉及人為評估設定,Smart Beta ETF一般被歸類於主動型。
Smart Beta ETF與傳統ETF有甚麼差別?
建構的方法 | 如上述所說,Smart Beta ETF是使用多種因子來建構投資組合;傳統ETF則以追蹤指數為目標。 |
回報表現 | Smart Beta ETF是以跑贏指數為投資目標,傳統ETF的目標是緊貼指數表現。 |
管理費用 | 因應額外的研究和分析,Smart Beta ETF的基金管理費一般高於傳統的指數基金,但低於主動型基金(active fund)。 |
市場風險 | 一般而言,Smart Beta ETF的風險較傳統ETF高,但實際情況仍取決於該ETF的因子。例如在市場低迷期間,增長動能因子的Smart Beta ETF或會比市場指數的波動更大。 |
Smart Beta ETF有甚麼優點/缺點?
優點 | 缺點 |
|
|
Smart Beta這個投資策略,漸漸成為指數投資者的熱門選擇。美國市場近1700隻ETF當中,有七成跟Smart Beta相關;資產規模亦佔整體交易所買賣基金三成以上。
不過,香港的投資者對Smart Beta ETF的熟悉程度,以至市場的產品種類都不及美國。本港市場較有名的Smart Beta ETF,就有平安MSCI中國多因子ETF (03163) 、平安MSCI中國質量因子ETF (03166) 、PREMIA中證財新中國基石經濟ETF(港元櫃台) (02803) 和PREMIA中證財新中國新經濟ETF(港元櫃台) (03173) 。
Smart Beta ETF能否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香港經管學院金融學副教授黃詩楊及其研究團隊曾經指出,雖然Smart Beta ETF在回溯測試(backtest)的結果理想,惟正式推出市場後,表現卻往往不似預期。研究發現,追蹤多因子指數的Smart Beta ETF在上市以前,聲稱能帶來年均4.11%回報;上市後不升反跌0.79%。
有人認為Smart Beta ETF的表現之所以不理想,主要是管理費過高導致。但研究撇除管理費因素後,團隊發現Smart Beta ETF的市場表現仍然不及傳統的指數型ETF。不過黃詩楊表示,在特殊的情況下,Smart Beta ETF的表現依然有機會超越傳統ETF。他舉例指,在「零息」環境下, 追蹤高股息的Smart Beta ETF仍有可能「跑贏大市」,建議投資者應在購買此類新型投資產品前,須要謹慎考慮,切忌盲目相信表面數據。
【ETF學堂】如何投資ETF? 該怎樣選擇?有什麽優點和缺點?
【月月派息】買下這些高息股 1年12個月 每月有息收(附全年派息表)
【ET財智Talk】美元滙價將持續偏軟? 亨達羅明立分析黃金及非美貨幣買賣策略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ETF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