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頻現内地旅客人龍 開戶成小紅書推介活動?揭秘内地人赴港開戶潮原因

個人增值 21:41 2023/04/19

分享:

分享:

與內地全面通關後,本港熱門旅游景點、購物勝地人潮湧動。不止尖沙咀、銅鑼灣等區的名店,銀行門口都大排長龍:大批内地旅客在開門前就排隊等候,只爲取籌開立香港銀行賬戶,一時形成奇觀。内地社交平台小紅書上有許多比較香港各間銀行開戶流程的攻略貼文,一些審批快、可當日取卡的分行,成爲新晉「網紅店」。爲何如此多内地人紛紛赴港開戶?總結小紅書上相關討論貼文,可以看到許多内地用戶認爲︰内地外匯交易限制多,而香港金融環境更開放自由,開立香港銀行戶口即能享受優於内地的投資便利,因此對他們來説頗具吸引力。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内地外匯交易限制多

中國内地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中國境内的個人或機構在境外投資都必須向中國外匯管制部門辦理登記。内地居民每人每年有等值5萬美元的個人外匯便利化額度,若超過便利化額度,需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供銀行審核通過後才能辦理。

内地資本賬戶未完全開放,可兑換的資本項目有限。便利化外匯額度只允許供境内個人用於在規定渠道的跨境投資(如通過QDII、滬港通等),或境外人士在内地買房、進行金融投資(如QFII、B股)等。内地銀行的外匯不能直接用來在境外購房、買海外人壽保險及返還分紅類保險、證券投資。

香港無外匯管制、投資自由

香港則無外匯管制,各種貨幣可自由兌換,資金可自由調撥。有小紅書用戶表示,自己希望儲蓄多種外幣以規避貨幣貶值風險。而與内地銀行賬戶相比,香港賬戶支持十幾種國際貨幣,兑換匯率也更划算;加上内地對香港離岸賬戶存款取得的利息,免徵存款利息税,港戶存款實際收益較高,因此吸引了想實現多元貨幣儲蓄的内地投資者。不少香港銀行還推出減免手續費的跨境匯款的優惠。

直接參投全球市場、選擇更多

有小紅書攻略向内地網友「科普」香港銀行賬戶的一系列好處:香港銀行綜合賬戶包含港幣支票往來賬户、港幣儲蓄賬户、外幣賬户,還可開通投資賬户。内地居民通過滬港通、深港通、QDII等限定渠道投資境外市場,只能交易指定範圍内的股票,且有一定准入門檻,如滬港通就要求:內地個人投資者的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五十萬人民幣。而香港開戶的投資者則沒有規定准入條件,以數千港幣的小資金也可參與投資。擁有香港銀行賬戶後,内地投資者就可在香港本地的券商直接開戶,投資香港市場的所有上市股票。除自由買賣港股外,一些證券賬戶還可同時投資美股等全球多國股票、參與海外期貨交易。

方便繳付保險保費、提取分紅

保險交易亦是香港銀行賬戶被小紅書所稱道優點之一。香港的保險產品因其費率低、收益高、保障範圍廣,一直很受內地投資者追捧。例如,香港危疾險保額有分紅,內地同類產品保額大多維持不變。中國保監會也對内地保險公司的收益率作出規定,要求所有分紅型保險預期年收益不高於3.5%,超過3.5%的需要審批。香港則無相關限制,短期儲蓄保險的保證回報率,有不少也在4%水平。

【高息儲蓄產品】保證回報4.08厘 6000元入場 10款港元短期儲蓄保險比較

一些小紅書用戶表示,内地人購買香港保險後,一般通過本人到港付現金、信用卡網上支付、電匯、香港銀行賬戶扣款等方式繳納續期保費。其中信用卡、電匯支付會收取手續費,本人專程到港付保費則時間、交通成本高;相較之下,來港一次開立香港銀行賬戶、設自動扣款最爲便利。且香港保險公司以支票的形式發派分紅,内地銀行大多不支持兌付這類保險分紅支票;有了香港銀行賬戶,就可以順利將分紅提現、領取理賠款。

各大行延長營業時間迎跨境客戶

内地人赴港開戶熱潮之下,香港多家銀行作出延長營業時間等安排,應對大幅上升的跨境客戶服務需求。 滙豐旗下3間分行試行一星期7天營業,包括︰海洋中心滙豐尚玉及卓越理財中心、柏寧卓越理財中心及觀塘分行,3月25日起於星期六延長服務時間至下午5時,並於星期日下午2時至5時營業。恒生銀行 (00011) 則從4月17日起將全線分行工作日的營業時間延長半小時到下午5時。

南洋商業銀行亦宣佈,自4月22日至5月13日期間,四個指定網點將於每個星期六延長營業時間至下午5點。包括:西九高鐵站跨境服務中心、屯門跨境服務中心 、尖沙咀分行、上水分行。

中銀香港 (02388) 則推出「中銀香港跨境 GO」,提供大灣區及內地、東南亞、海外三大核心區域的跨境金融服務,配合北上港人、内地客戶等群體日益上升的跨境財富管理需求。

【北上開戶】邊間銀行可在港遙距開戶? 内地銀行戶口種類如何區別、需準備的申請資料

【大灣區消費】北上必備5大類APP 用香港電話都可登錄

=====

【ET財智Talk】美元滙價將持續偏軟?  亨達羅明立分析黃金及非美貨幣買賣策略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