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相信每個打工仔都想擁有自己的一桶金,但單憑儲蓄往往追不上通脹速度。不過在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下,財富就如雪球般滾存,增長速度越來越快,財富越滾越多。
俗稱「利疊利」的複息效應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資產就產生指數級的增長。簡單而言即是滾雪球的道理,不斷以利息滾存利息讓「錢滾錢」,善用時間複利,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複息效應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了解它的人可從中獲利,不明白的人將付出代價。」就這樣說,你或許感受不到複式效應的威力,讓我舉一些例子吧。
例子一:本金10000元、年利率10%、每年複息1次
在這個假設底下,你在年底將會獲得1000元利息,如果連本帶利11000元全數投資,第2年完結後,你就會有12100元。如是者,只要到第8年你就會「翻本」。
年份 | 本金(元) | 總金額(元) | 總利息(元) |
1 | 10000 | 11000 | 1000 |
2 | 11000 | 12100 | 2100 |
3 | 12100 | 13310 | 3310 |
4 | 13310 | 14641 | 4641 |
5 | 14641 | 16105.1 | 6105.1 |
6 | 16105.1 | 17715.61 | 7715.61 |
7 | 17715.61 | 19487.17 | 9487.17 |
8 | 19487.17 | 21435.89 | 11435.89 |
. . . |
|||
20 | 61159.09 | 67275 | 57275 |
例子二:本金10000元、年利率10%、單利息計算
在這個假設下,雖然第一年所得利息,跟上圖的複息計算一樣,但去到第5年結束時就明顯拉開距離。
年份 | 本金(元) | 總金額(元) | 總利息(元) |
1 | 10000 | 11000 | 1000 |
2 | 10000 | 12000 | 2000 |
3 | 10000 | 13000 | 3000 |
4 | 10000 | 14000 | 4000 |
5 | 10000 | 15000 | 5000 |
6 | 10000 | 16000 | 6000 |
7 | 10000 | 17000 | 7000 |
8 | 10000 | 18000 | 8000 |
. . . |
|||
20 | 10000 | 30000 | 20000 |
不過,如果複息效應發揮在債務上,卻是百害而無一利,最常見的例子就有信用卡主只還「min pay(最低還款額)」的情況。由於min pay利息是由簽賬當日起以複息計算(購物簽賬實際年利率高達30至40%),加上還款會先用作支付利息及其他收費,最後才是償還本金,所以利息支出只會越滾越大,卡數清零遙遙無期。
例子:只還款最低付款額、每月息率2.65%(購物簽賬實際年利率35.42%)
信用卡總結欠(元) | 10000 |
預計清還所有結欠所需年期 | 5.8 |
總還款額(元) | 21350 |
總利息支出(元) | 11350 |
由此可以,還min pay看似方便,其實是極不智的做法,卡數利息只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到一天無法負擔,所以切記複息效應有利有弊。
為何無法追求複息效應?
就算明白「利疊利」、「滾雪球」的概念,為甚麼有些人卻無法達到?以下列出兩個主要原因:
1. 投資期過短
複息效應講求長線堆疊,所以時間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投資時間越長,財富增值幅度越大。事實上,複息效應有個天生不足之處—在前期的增長往往較低,需要累積到一定位置,整個曲線才會快速上揚。
2. 追求過高的回報率
每個人都想無痛致富,但要明白到投資回報率跟風險成正比,你越是心急想賺大錢,往往卻越容易輸錢。相反,平穩增值的投資回報雖然較低,但投資者面對的風險因素亦隨之降低,只要時間夠長,一樣能夠透過複息效應,滾出自己的一桶金。
如何善用複息效應?
要好好利用複息效應滾存財富,可參考以下的投資方法:
1. 股息再投資
若你看好一隻高息股能夠長線穩定提供回報,當收到股息時,你可以選擇「以股代息」,或者把股息再投資於該股票,以達到複息效應。
2. 月供股票或月供基金
月供計劃最大的特點,在於分段以不同股價購入股票或基金,透過「平均成本法」分散市場波動所產生的風險,把每次入市成本降低,有助穩定享受複息效應帶來的好處。
3. 投資設有固定回報的工具,例如定期存款、債券、儲蓄保單
雖然這些投資工具比較保守,不過只要滾存年期夠長,也可以得到龐大的複息效應。投資者如果想做到「錢滾錢」的效果,就記得要把利息連同本金滾存。
4. 投資ETF
透過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散戶可以一次過「買大市」,無須只投資於個別股票,有助分散投資和降低風險,達到投資組合多元化的好處。
【月月派息】買下這些高息股 一年12個月 每月有息收(附全年派息表)
定期存款2023 新舊資金均有5厘 港元最高3.8厘 (附不同存期最高息之選)
【儲蓄保險】保證回報4.08厘 6000元入場 10款港元短期儲蓄保險比較
【開市追揸沽】美通脹公布前後市前瞻 ChatGPT或存泡沫怎部署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