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33%受保人為年輕人 個性化產品增強保障
三月初香港全數解除因疫情而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市民終於可以除下口罩,呼吸真正的生活氣息。要說疫情帶來的變化,必定會想到數碼科技的普及:從網上工作學習,到家中長輩由談「智能」色變至「安心出行」運用自如,疫情已過,但科技的影響力將持續深化。
結合數碼及實體提升健康意識
保險公司也在善用數碼科技,與大眾互動,提供更豐富多元的生活體驗。結合線上及線下活動,市民在同一個保險公司的平台上,就可暢談飲食、音樂及運動,獲得保險資訊外,亦可享受更多生活樂趣。
隨著港人健康意識提高,愈來愈多人建立運動習慣,保險公司也鼓勵大眾積極投入運動熱潮,舉辦或贊助運動體驗活動及比賽,又以受歡迎的組合MIRROR作為代言人,線上線下與大眾一同參與健身挑戰,令運動變得更富有趣味,配合音樂及健康飲食相關的活動,提升大眾對於醫療保障的關注。

個性化自願醫保增強保障
市面上的醫療保障產品選擇繁多,近年來,可享政府扣稅的自願醫保計劃愈來愈受年輕人歡迎。據去年三月底的統計顯示,自願醫保計劃其中逾半(53%)受保人為40歲以下人士,約三分之一(33%)更為30歲以下1。此外,子女為父母購買自願醫保亦具資格享有扣稅優惠2。
有見自願醫保在香港日漸普及,保險業界亦致力創新產品,不斷擴大保障範圍和增加產品靈活性。例如提升每年保障限額及終身保障限額,就個別保障項目甚至不設終身保障上限,協助客戶及其家人為未來可能高漲的醫療費用及早作準備。此外亦提供不少額外保障3,例如為中風患者提供度身訂造的復康服務;更擴大自付費選項,並就較常見的種指定危疾免除自付費4,讓客戶以相宜的保費獲得更大額度的保障,填補他們現有公司團體或個人醫保的缺口。
多角度互動了解自身需求
自願醫保計劃的產品創新,目標是讓客戶按照個人預算享有更全面的醫療保障。說到個人化,在數碼化的時代,保險公司與客戶的互動也更變得更個性化了。保險公司可在自創的生活體驗平台上,透過各種互動,深入了解客戶的需要。此外,人工智能技術亦有助完善投保過程,例如透過線上諮詢及健康風險評估了解客戶的需求,提供完善的醫療保障方案。
保險是一個與時並進的行業,無論是產品的創新還是與客戶互動交流,我們都要不斷發揮創意,更周全地滿足客戶的需要和期望。
1 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22年9月2日新聞公報:《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數目突破百萬》
2如您是香港納稅人,並為自己及指明親屬投保,您就每名受保人每課稅年度或可就您已繳付的保費享獲免稅額高達8,000港元。稅務扣減受限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稅務局不時的最新政策及條例。
3此保障/服務為自選性質,並不屬於自願醫保認可產品。
4豁免自付費中的「指定危疾之全額賠償 ‒ 豁免自付費」 不適用於任何所選取的自付費選項為零元($0)之保單。
=====
【ET財智Talk】經濟循環中如何尋找機遇? 利達黃耀宗分析債務危機下攻守兼備的投資策略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謝振國 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務及數碼總監
欄名 : 保險是「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