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理財契機 你為什麼開始投資? 買樓是最大成因
每個人開始投資的原因都不同,回想當初,你因為什麼開始進入投資市場?早前台灣進行了一項相關調查,其中令大家進入投資市場最大的原因是資產變動。引述《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整理網友熱議8大開始「投資理財」的契機。








1.資產變動 --買樓買車
很多人為了應對日後房貸壓力,開始投資,盼望以錢滾錢,讓自己收入增加,離買樓夢想更近。
調查顯示有網友表示,想買房就更要好好投資:「買房子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等於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更要好好投資」、「買房的優點是強迫自己儲蓄、學會理財跟投資,買對房子更有抗通膨效果」、「自己實現了去年的生日願望成為有殼一族,今後要更努力理財跟賺錢了」。
2. 生活階段變化--結婚生仔
結婚、生小孩、退休等人生重要轉折時,不少人會開始重新思考並調整自己的財務管理方式。
以結婚為例,除了會面臨籌辦婚禮時的花費,婚後的車貸、房貸、保險費等支出都是不小的開銷,若有生小孩的打算,同時還得考量到懷孕、生產、產檢、坐月、托嬰等費用,為了讓收入變多,投資理財成為許多人在人生階段轉變時的重要考量。
網友認為人生階段的改變,投資理財需更加謹慎:「投資都得靠年終獎金,否則退休後生活基金堪慮」、「我努力存的錢是用來要結婚」、「有小孩以後,我要保留存款庫存水位,工作也不能不爽拍桌子不幹了」、「男友每個月都會把八成的薪水轉給我,說是因為我們也快結婚了,想交給我理財」。
3.想增加被動收入
對於普通打工仔而言,每個月都是固定的收入,若想實現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變得很重要。被動收入是指不用通過勞力,就能自動產生的收入,一般包括股票債券投資、房租收入、銀行利息等。所以,不少人為此開始研究並進入投資市場。
許多網友認為投資理財是個不錯的方法:「想說收入穩定一點了來研究被動收入」、「想學會投資,增加被動收入,累積到第二桶金的時候再買房」、「想透過投資理財獲取被動收入」、「努力讓存股這筆被動收入成為生活的靠山」。
4.跟隨朋友一起投資
大家難免都有從眾心裡,當自己是投資新手時,往往比較懼怕進入市場後蒙受損失,但如果有朋友推薦後,不少人會開始動搖,甚至會因為好友的經驗分享而加強信心,進而投入市場。
網友分享:「以前同事有研究,剛好自己也有興趣」、「被學長推坑」、「大學時有在投資的同學,建議菜雞可以去開戶學習投資」、「看身邊朋友都在股市賺到錢,一口氣把5年、6年的存款all in在股票上」、「和朋友們聊天,得到存股有關的啟發」
5.想用投資所得滿足物慾
當大家工作一段時間後,有了每個月固定收入,滿足生活所需之外,往往會萌生強大的物質慾望,例如,買包、買樓、買車、買鞋等。因此,很多人會將閒錢挪用作投資,希望將投資所得滿足這些物慾。
網友說:「剛開始工作時,我會覺得要多累積一點資本,有錢就盡量存起來去投資」、「有工作、有收入、有能自由運用的錢,那是真的好」、「今年畢業將要開始工作,對投資理財還沒有什麼概念,想用20萬元當作開頭」。
6.看書或Youtube影片開始投資
正所謂知識就是力量,很多人為避免自己損失太多,在開始投資之前會自己學習相關投資知識。坊間也應需求出現一系列財務金融、投資理財等書籍和分享知識和經驗的Youtube影片,這些也成為大眾入投資圈的導火線。
7.開始擁有自己的證券戶
一般大家買股票都通過券商,開設證券戶口,才能開始交易。有不少人在銀行辦理業務時,在職員的推薦下,順便辦理證券戶口,自此之後,便開始研究股票市場。
網友言論:「建議先閱讀幾本存股的書,等到觀念方法都清楚,再來談買進」、「看了很多YouTube新手股票教學,甚至買了書」、「投資新手唯一推投資理財教科書」、「要學會投資,首先要先學會如何不要被騙, 剩下的自己上YT打關鍵字都有不同的影片可做功課」。
8.聽長輩建議
許多長輩都是從年輕開始學投資理財,累積的經驗自然比年輕人多,有時候在一些家族聚會上,樂於分享自己想法,不少晚輩們會聽取建議,再加上自身的學習與判斷,開始進入投資市場。
網友表示:「聽長輩建議的股票被割韭菜」、「常常都聽長輩說,要有儲蓄的好習慣,才不會在緊急時候傷腦筋,所以我一直有理財的習慣」。
【開市追揸沽】美團業績勝預期後市點走?4大內銀股業績前瞻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