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危機令股市暴跌? 歷史上 恐慌後一年美股平均升8%

個人增值 08:30 2023/03/22

分享:

分享:

通過觀察往年經濟數據,可以發現「暴跌後迅速回升是股市在經濟危機中的典型狀態」,最近國際銀行發生了出乎意料的重大事件,前有SVB矽谷銀行發生擠兌而最終破產,後有瑞士信貸爆發債務危機,隨後被瑞銀收購,令股市面臨艱難時期。

歷史數據規律
美國金融分析師Mark Hulbert在MarketWatch撰文,重點關注了1870年以來美國的銀行業恐慌和相關的股市數據,發現平均而言,股市在恐慌事件開始後2個月會觸及恐慌後的低點,在平均5個月内,S&P 500的總回報率指數將高於恐慌事件爆發前的水平,在恐慌時間發生1周年時,該指數會平均上漲8%。

預計明年3月反彈回升
如果在當前銀行業危機下,股市遵循歷史數據分析的軌跡,S&P 500將在今年4月到5月某個時間點觸及低點,然後在明年3月初或之後會强勁反彈,理論上,跟現在相比會有兩位數的增長。

自1870年以來,最長的恐慌時間恢復時間是最近一次發生在2008年9月的恐慌事件。S&P 500用了6個月的時間才最終觸及低點,S&P 500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高於最低點它出現在恐慌事件開始之前。

危中有機
暴跌後快速復蘇是股市對地緣政治和經濟危機的典型反應,而不限於銀行恐慌事件。當這種震撼整個金融市場的事件發生時,很多投資者第一反應肯定是賣出持有的金融產品,暫時逃離市場以避險。所謂「危中有機」,在恐慌事件發生時賣出,可能反而有非常不利的結果。

除非能在恐慌時間發生之前就機智逃離,如果沒有這種預測能力,不幸在恐慌事件發生時,還持有某些投資產品,根據以上歷史分析,不宜操之過急,可以等待後市强勁反彈回升。

瑞信千億「可可債」淪為廢紙 MPF受牽連嗎?拆解5大債券基金資產分布

【扣稅2023】每年10%回報兼扣稅$10,200 MPF自願供款 隨時停供無壓力

你不知道的 有關「股神」巴菲特 25 件事(一)

股神背後的男人 芒格︰世界不受貪婪驅使 而是由嫉妒驅動(附8大投資名言)

【ET財智Talk】銀行危機下港股的支持及阻力位分析  滙豐劉紹文剖析港股入市時機及板塊部署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