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沽空?5條簡單投資小測驗 新手普遍不合格

個人增值 16:08 2023/03/13

分享:

分享:

「投資先要溫功課」,作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連歌也有得唱。不過根據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的報告,當地投資者的基礎投資知識水平仍然低得令人擔憂,其中一項涵蓋詢投資的各個方面,設有5條題目的測驗調查發現,投資者平均只能正確回答1.71 題,而2020 年則為 1.61 題。

新投資者的答中題數略為提高,由 2020 年的平均 1.33 個正確答案,上升到 2022 年的平均 1.45 個。不過,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的投資知識就沒有顯著增加,僅從 2020 年的 2.3 正確答案增加到 2022 年的 2.37,分數僅增加3%,反映投資者可從實際交易經驗中獲取知識。

大家不妨考考自己,一做相關小測驗,看看自己的水平,只要答中兩題就已經算是超越普遍投資者,答案就在文章最後。

1.如果你持有一張證券的認購期權(Call Option),行使價為 50 美元,證券價格為 40 美元,並且該期權今天到期,以下哪一項最接近該期權的價值?
A)10 美元
B) $0
C) -$10
D)不知道

2.投資的過去表現是對未來走勢的一個良好參考指標。
A)正確
B)錯誤
B)不知道

3.當你購買一家公司的股票,等於...
A)你擁有公司的一部分
B)你借錢給公司
C) 你對公司的債務負責
D)公司將連本帶利返還投資本金
E)不知道

4.你以 500 美元的保證金購買價值 1,000 美元的股票。股票價值下跌了 50%後賣出,最初的 500 美元投資最後剩下多少?
A)500 美元
B)250 美元
C)$0
D)不知道

5.「賣空」的最佳定義是什麼?
A)買入股票後立即賣出股票
B)在股票達到頂峰之前賣出股票
C)虧本出售股票
D)賣出借入的股票

新手投資放棄再信自己眼光 

投資最重要是自己作出分析及判斷,不能道聽而途說。不過有調查發現,去年美國股市開始下跌後,於疫情早期進入市場的新投資者,似乎開始放棄再信自己的眼光。

據外媒專欄作家、Never Too Old to Get Rich理財書籍作者Kerry Hannonn,引述 FINRA 投資者教育基金會、芝加哥大學 NORC 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投資者被問到在做出投資決策時使用哪些信息來源時,新的投資者近兩年作出投資判斷時,較少人依賴「其他的個人研究」,跌近 10 個百分點,反而更多人會依賴金融專業人士,比例上升 9.3 個百分點。即看圖示投資者的投資參考依據的轉變(圖一右邊為最新轉變)︰

點擊圖片放大

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基金會研究主管Gary Mottola指出,轉變出現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兩次調查之間的市場大幅下滑。第一次調查是在 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11 月 13 日進行,當時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漲了 5.3% 至 11%。不過,在 2022 年 9 月進行的一項後續研究中,所有主要美股指數均於當月至月底下跌至少 21% 。

跌市沒有嚇走新投資者

另外,儘管市場充滿波動,但大多數新投資者仍在投資。調查發現,在 2020 年初開設賬戶的投資者中,超過四分之三 (75.2%) 兩年後仍在市場上。除了繼續留在市場上,這些新投資者中的多數人還在賬戶中增加資金。將近十分之四 (39%) 的新投資者添加資金到他們的賬戶,低於經驗較多的投資者,增加賬戶資金而不提取資金的人數比例 (46.1%) 。

Gary Mottola指出「下跌並沒有導致這些新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離開市場,他們反而承認投資可能比他們最初以為的更具挑戰性,並認為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專業的協助」。

另外,與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相比,更多新投資者在其投資組合中持有加密貨幣,比例分別為 28.1% 和 22%。根據調查結果,加密貨幣持有者平均更年輕(37.9 歲對 46.1 歲)。此外,與非西班牙裔白人投資者(16.9%)相比,黑人/非裔美國人投資者(45.8%)和西班牙裔/拉丁裔投資者(40.3%)更頻繁地投資加密貨幣。另外,男性投資者比女性投資者更常地買賣加密貨幣(分別為33.6%、14.6%)。

【正確答案】

1.(B. $0)

2.(B. 錯誤)

3.(A. 你擁有公司的一部分) 

4.(C. $0)

5.(D. 賣出借入的股票)】

投資總是蝕錢? 可能是你的情緒在作祟

股神背後的男人 芒格︰世界不受貪婪驅使 而是由嫉妒驅動(附8大投資名言)

【開市追揸沽】矽谷銀行爆煲波及港股? 中移動增派息可跟進?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