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喚醒世界對能源及安全思考 汲取6大可持續發展教訓(上)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已今剛好一年,這場戰爭不單帶來了毀滅性的人命傷亡,其影響更遠遠超出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邊界,喚醒了全世界對於能源依賴、糧食安全、國防安全、「綠色」轉型甚至是全球供應鏈的關注。從可持續投資者的角度而言,在過去的12個月中,究竟我們可以汲取到哪些教訓?以下筆者歸納出戰事對於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六大課,希望為投資者帶來一些反思。
第一課:加速採用可負擔潔淨能源
這場戰爭揭示了我們一直以來對於化石燃料過於依賴。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並擁有全球最多的天然氣儲存量,更是世界三大原油生產國之一。自戰事爆發後,全球的能源安全和能源負擔能力備受考驗,歐洲諸國更是首當其衝,能源價格大幅上升,增添人民的生活成本。幸好今年冬季的天氣較為溫和,使經濟不致受到最嚴重的影響,但歐洲急需重新考慮在天然氣、核能及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部署,以提升長遠的能源安全。有研究便估計,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的產能首次突破了300GW(吉瓦)大關。
第二課:重塑全球金屬市場供需
除了能源,我們也需反思全球應如何採購戰略金屬和礦物。俄羅斯是多種基本金屬的主要生產國,不少國家在過去一年都從俄羅斯或烏克蘭進口了大量基本金屬。舉例說,很多潔淨能源都需要使用到鎳這種金屬,而俄羅斯則是世界上最大的鎳產國。
如果我們要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模式,那麼有效地回收及處理電子產品(或「電子垃圾」)將會是一大關鍵,根據組織Earthbound的報告,地球上每人每年所產生的電子垃圾多達7.6公斤,很明顯地,從這些物品中提取金屬和礦物再利用,才是長久之道。
第三課:改善糧食安全
目前可能很多人還未意識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農業對全球食品供應鏈原來有重大的影響力。戰爭已導致一些基本食品的成本大升,甚至釀成供應中斷,使許多國家的生活成本危機百上加斤。
這場衝突也使我們了解到,氣候及生物多樣性危機同樣可能會引發嚴重的糧食影響。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全球生態系統,那麼糧食生產將會繼續影響氣候變化,最後又會反過來加劇糧食失衡的問題,並為本已受壓的醫療保健服務帶來額外壓力。
基於篇幅所限,今次筆者先列出上述三大教訓,其餘觀點將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再繼續詳述,敬請留意。
【關於作者】何忠熙為安聯投資(Allianz Global Investors)可持續發展專員,專責推動亞太區內可持續投資產品的發展和策略, 並負責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顧問和倡導工作。安聯投資作為一家領先的主動型投資管理公司,管理一系列可持續投資基金,提供多元化的可持續投資策略。
【ET財智Talk】樓市有望回升1成?資深投資者林一鳴分析本地住宅及寫字樓最新走勢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撰文 : 何忠熙 安聯投資可持續發展專員
欄名 : 安聯ESG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