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應對健康保障不足 37%港人放棄治療

保險 18:37 2023/02/20

分享:

分享:

都市人愈來愈重視長休生活和身心健康,在缺乏健康保障之下,一但身體不幸出現危疾或嚴重疾病,影響收入和生計之餘,更面臨著巨額及持續的醫療費用,有調查顯示,不少港人認為有關醫療支出及壓力會一直增加,加重市民生活負擔,更有近4成人認為日後未必能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或考慮放棄治療的最佳選擇。

保障不足下 或放棄治療
富衛早前進行了《大灣區健康保障調查》,當中訪問了共2,410名市民分別來自香港、澳門及內地九市人士,結果發現,雖然香港市民預計未來龐大醫療支出會帶來沉重財政壓力,但對比其他大灣區城市,香港受訪者相對較少運用醫療保險或危疾保險增加醫療儲備,而且最常用於應對健康保障不足的策略都偏向被動,包括縮減其他生活開支(82%)及從儲備中調動現金(73%);更有接近四成(37%)港人表示會放棄治療或更佳的治療條件,是三地中最高。

調查亦顯示,三地受訪者分別約有六至七成半人預計,自己及家人未來十年醫療支出會大幅增加兩成以上,並預計支出最多的項目是危疾或嚴重疾病(如癌症,心臟病及中風等)的治療費用。

港澳人醫療開支壓力大於內地
預算未來醫療支出龐大:未來醫療開支帶來沉重財政壓力:整體而言,三地約七成受訪者估計,未來十年,自己及家人醫療支出增幅為自己的財政增添非常多壓力或頗有壓力,當中香港(76%)及澳門(78%)受訪者感受壓力的比例較內地受訪者(65%)為高。

港人健康保障三地最低
港人健康保障投保率最低:雖然約九成半受訪港人認為,擁有健康保障是頗重要或非常重要,但平均只有約一半港人有採取實際行動購買醫療保險(包括自願醫保)或危疾保險(分別為56%及49%),比例相對澳門(71%, 46%)及內地(80%, 70%)受訪者明顯較低。

調查亦反映,港人在購買保險的金額上亦比較保守,約七成多港人每年只花家庭入息比例兩成或以下購買醫療保險或危疾保險(分別為76%及75%); 相對澳門受訪者平均有約一半(49%, 62%)會花兩成以上家庭入息在相關保障上明顯有差距。

較易忽略精神健康保障
三地中以港人(75%)對精神健康保障的重視度較低,七成半港人認為覆蓋精神健康(例如抑鬱症、焦慮症、創傷後遺症(PTSD)及精神分裂症)的健康保障計劃是頗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保障項目;反之,約九成澳門(87%)及內地(90%)受訪者有此看法。

【開市追揸沽】滙控恒生業績前瞻 加息預期升溫續利淡港股?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