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財富自由的第一步? 4大健康習慣 有益於個人財務
談及健康習慣與個人財務之間的聯係,第一反應可能感到疑惑,但這些概念實際上有許多共同點,一方面,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有助於促進個人職業發展,另外,也可以預防將來可能有的疾病而花費大筆錢,無論是醫療費用還是因病造成無法工作,都會對個人財務狀況造成影響。
有規律的運動鍛煉、均衡的飲食和充足的睡眠是維持整體健康的一些最受推薦的做法,這些習慣會對個人財務和總體儲蓄產生積極影響。
4大健康習慣有益於個人財務
1. 鍛煉身體節省開支
説到鍛煉,很多人會聯想到在健身室跑步、舉重或報名健身課程。其實並不需要額外花錢完成鍛煉的目標,這樣既要多花錢,也不一定有效果。只需要對日常生活進行一些調整,就可以既改善身心健康,也能省錢。
例如,若距離不遠可選擇步行出行,減少乘車也是既能鍛煉身體也能減少開支的方式。其次,也可以選擇在家跟網上運動影片做運動,可以節省去健身房的開支,也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2. 健康飲食避免衝動購買
含糖量較高或油炸食品往往很誘人,令人衝動購買,但並不能提供所需的營養。在購買之前可以先列一個健康食物清單,跟著清單購買可以減少衝動買入不健康食品,也能避免造成額外支出。
3. 充足休息有助財務決策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試過,在睡醒之後仍然覺得身體疲倦、精神不振,或者心情不好,這可能是沒有充足的睡眠所導致。缺乏睡眠會影響注意力、專注力和記憶力等,從而對財務決策等重要決策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其次,如果是平時有開車習慣的人士,也有可能因疲倦造成受傷或事故風險,這也可能造成相關醫療費用或收入減少的狀況,從而帶來經濟負擔。
4. 少飲酒/吸烟 避免不良消費
飲酒或吸烟可能危害健康和儲蓄,首先,它們可能導致身體某些長期疾病,需要持續花錢治療,其次,購買它們每年都需要一筆龐大的數目,直接導致收入減少,盡量避免危害兩者的不良消費。
生活中很多健康習慣都與個人財務產生直接或間接的關聯,要想提升個人財務狀況,從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開始,減少不必要開支,逐步累積財富。
=====
【ET財智Talk】美國加息及通脹預期左右美元走勢 花旗陳正犖分析日圓、澳元、人民幣走勢及買賣策略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