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馬拉松】跑手要睇 5間運動保險比較 涵蓋馬拉松意外 單日保費$100保障額50萬
渣打馬拉松賽事倒數三天,各位跑手籌備已久,當然希望能夠萬無一失,順利完成賽事。但路程遙遠,每年選手暈倒、體力不支的情況多不勝數。平日愛運動的你,擔心運動期間,身體出現突發狀況,又想挑戰體力極限同時有所保障, 不妨可以考慮購買運動保險,萬一出現嚴重意外,亦不致於大失預算。即看以下圖列運動保險比併。
馬拉松單日保險比較:

5間運動保險大比併:





AIA「競跑保」:着重於因參加跑步活動導致的運動意外,保費亦會按年齡有較大的變動,每個投保人保費不一,但好處是特別針對跑手易受傷的位置作出保障,但缺點就是其他運動一概不受保。
Avo 「 動 · 敢 」運動保障:年票收費最高,特設「會籍和預定服務費用」,補償預繳而無法退還的會籍、訓練等費用,更指運動保險計劃皆不設場地限制,相較靈活。
蘇黎世「全躍動」:涵蓋最多運動項目(76項),運動保險每年$298,保費按日低於$1,不過保障額為5個計劃之中最低,只有20萬,適合有意玩較冷門的運動項目人士。
中銀人壽 摯護動意外保險:同時包括意外及運動保障,較多元化,如因運動意外損傷,保障可免費升級,保障額最高,有100萬。
藍十字 「智fit 」運動保險:特色是本地比賽至海外比賽都受保,亦有相對較平的「基本計劃」及「優選計劃」選擇。
參加馬拉松或屬「職業運動」
不少人可能已有意外保險,例如有意外保險列明不承保「從事職業運動」,即是代表參加職業體育活動或可能、或可以賺取收入或報酬的體育活動不會受保障。由於馬拉松比賽涉及獎金,假如保險沒有列明馬拉松屬受保運動,或可理解為受保人以職業或兼職運動員身份參與運動比賽、練習或訓練,途中運動的受傷意外有機會不獲保障,因此購買相關保險前必需要留意相關條文。
意外VS運動保險
個人意外保險的重點保障「意外」,亦可包括受保人在運動期間遇上的意外,但有些保險或列明某些情況下,因運動而導致的意外不會受保。很多時個人意外保險保單條款,亦會例明不受保運動,例如賽車或騎術比賽、或潛水,及指明一些危險活動,例如爬山、笨豬跳等活動均不受保障。買運動保,亦留意如首次受傷獲賠之後,再傷及同一舊患很大機會不能再即時獲償,保障會受數年等候期所規限,另外,亦要留意在同一運動意外中,傷患全屬保險所列的同一項,例如「骨折、韌帶撕裂或肌腱斷裂」,很大機會只能獲得一次賠償,但詳細情況仍需按不同保險而定。
保聯:鼓勵市民享受全面保障
香港保險業聯會指出,運動帶來的創傷,一般都是由意外導致,以往都是由人身意外保險及醫療保險提供保障,小受傷通常由跌打及物理治療處理,大創傷便可能需要入院治理。不過,保險公司近年設計了相關專門針對運動所產生潛在風險的保障,以滿足運動愛好者的不同需求。
聯會指出,新式的運動專門保險涵蓋多種常見的運動項目,包括水上運動、陸地運動,如:馬拉松、球類運動、武術等,保障在運動中因意外導致不幸身故、永久完全傷殘,甚至骨折、韌帶撕裂或肌腱斷裂、關節移位/脫臼,又或者心臟驟停、昏迷、運動性中暑等情況,作出一筆過現金賠償。另外,有些保單附有醫療費用、住院現金津貼保障,令受保人毋須過於擔心因受傷所引致的經濟負擔。除了接受休閒或業餘運動人士投保外,個別保險公司亦接受職業運動員投保,而且保障範圍更可以覆蓋香港以外地區,令一眾選手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比賽,取得好成績。如果是恒常運動人士,可考慮購買全年保障,隨時隨地享有保障。
保聯鼓勵市民在全面保障下積極生活!無論參加運動是為了保持健康,還是僅僅是為了興趣,均應確保自己有全面的保障,並檢查有關保險計劃是否涵蓋特定運動性質造成的傷害。
【ET財智Talk】本港樓價止跌回升現小陽春? 高力翟聰分析本地及環球房地產投資新形勢!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欄名 : 保險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