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成港人望增被動收入 3大主因未能實現

個人增值 12:14 2023/02/07

分享:

分享:

打造被動收入,尋求更多財富增值的方法,為不少人所期盼的。但要真正打造屬於自己的被動收入,普遍人都面對著相似的障礙。一項調查發現,大部份港人有興趣透過投資或壽險等方法增加被動收入,對投資產品亦有一定需求,但面對的三大主因阻礙近半數人獲取被動收入。

恒生銀行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近70%受訪者認為香港未來5年的投資前景「良好或平穩」。在投資策略方面,84%受訪者表示有興趣透過理財產品、基金或人壽保險增加被動收入。然而,表示現時擁有被動收入的受訪者僅半數,當中被動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次序為股票派息和銀行高息存款/定期存款。而沒有被動收入的受訪者表示,主因不懂如何獲得被動收入、沒有足夠資金購買物業、或可提供被動收入的理財產品,或不懂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恒生於今年1月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500位30歲或以上的香港人,60%受訪者表示有興趣於投資組合中加入人壽保險產品,認同其或可增值財富和平衡投資風險,但實際上較少受訪者選擇以人壽保險派發紅利或固定派息基金製造被動收入。調查亦顯示,64% 受訪者有興趣於投資組合中加入基金,認同基金投資或可以擴闊投資組合及涵蓋更多類型的產品(包括不同市場和板塊),可見市場對靈活以及環球的投資產品有一定需求。

音樂總監趙增熹、發明家星之子陳易希:投資需應變

恒生邀請名人拍攝宣傳片段,分享理財錦囊。音樂總監趙增熹指,透過創造被動收入,他可專心將音樂傳承至下一代音樂人,他指2000年後實體音樂市場陷入萎縮,但串流平台興起卻帶來新機遇,拉動整個音樂產業從谷底回升,甚至超越上世紀黄金年代的收入。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不論創作音樂或投資財富都需要主動應變。

同段影片當中,發明家星之子陳易希亦指,即使覺得年輕應進取,但亦了解到平衝風險和多樣化投資的重要性。注重創新,冒險精神的他,認為投資亦一樣要經常應變,放眼全球機遇。但創業的日程忙碌,所以指數基金,這類可覆蓋全球股市或板塊的投資產品令投資組合多元化,可攻可守,令他可更專注事業。

恒生最新推出「聚息通」人壽保險計劃,是一項提供資金流動性和儲蓄潛力的人壽保險計劃,每年非保證入息高達5%。

【開市追揸沽】全面通關後市點走?百度回調現吸納時機?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