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兔年三大科技趨勢 復甦業務事半功倍

博客 16:00 2023/02/03

分享:

分享:

兔年來臨之際,香港終於實現對外開放的安排,為兔年帶來喜慶的新景象。過去兩週,我們已看到跨境商業活動逐漸復甦,香港經濟亦出現更多曙光,使企業在樂觀的氣氛下迎接未來的機遇。

自疫情爆發開始,營商環境已出現範式轉移。眾多企業在面對疫情時經歷多輪徹底、結構性的數碼轉型,當中包括適應混合工作模式、應用新科技及強化網絡安全,使他們更加游刃有餘地應對通脹、人才短缺和網絡犯罪等問題,在全球不確定性的逆境中遇強越強。

採用混合雲端模式
雲端已成為企業營運必備架構,而八成半企業更計劃於2025年推行雲端優先策略 。在應用雲端的過程中,商業領袖需要注意雲端效能和成本日增的議題。與合作夥伴交流時,我們發現除了公有雲,結合使用內部私有雲、邊緣雲及混合雲亦是提升雲端效能的方法。

優化公有雲使用可大幅降低成本及提升效能。以Microsoft Azure 為例,企業架構遷至Windows 及SQL伺服器,若以按用量支付款項計算,可節省高達85%的操作成本。同時可削減高達92%能源消耗及98%碳排放量 。研究機構IDC一項研究顯示,企業將系統遷至Azure可大幅提升投資報酬率超過3.9倍 (391%) ,可見在全球經濟不明朗下,運用Microsoft Cloud是把握通關商機的重要一環。 

整合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科技
面對日益加劇的通貨膨脹和人才庫收縮等挑戰,許多企業都尋求整合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科技,在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創新等範疇使用同一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以節省時間及金錢成本,並降低營運的複雜性。Microsoft 一項研究發現,82%資訊安全總監將以降低成本及縮減網絡安全開支作為他們的首要任務。

為應付營運需求及提升數碼能力,企業可考慮零信任解決方案,支援跨雲端及跨平台的操作環境。Microsoft研究發現,企業使用整合約50種產品的Microsoft Security解決方案後,較使用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產品,更有效助企業減少所需時間、成本,精簡管理及提供安全保障效能。企業使用單一科技供應商提供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按估算能節省高達60%成本。

在安全考慮以外,統一使用Microsoft Cloud解決方案亦讓企業推行混合辦公模式、為元宇宙等趨勢做好準備、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及人工智能創新締造更多機遇。

賦能團隊創造更多
協助員工提升技能是應對人才短缺更有效的方法。我們不應盲目要求員工投放更多時間及精力於工作,相反應承認資源有限,讓所有團隊成員更聰明而有效率地工作。

在新一年,創新不應再局限於科技專才及IT部門。不少科技企業如Microsoft創造低代碼 (low-code) 及無代碼 (no-code) 解決方案,讓大眾可參與應用程式開發。例如,Microsoft Power Platform的全新人工智能及自動化功能可讓用戶作簡單描述後,在數秒內建立整個流程,讓用戶開發應用程式事半功倍。此外,企業領袖若能善用Microsoft的網上資源踏出第一步,發展員工的數碼技能,對挽留人才亦有幫助。

讓員工參與開發簡單的應用程式,可讓公司的IT團隊騰出時間,專注更具策略意義的事項。他們可以考慮整合服務供應商、遷移至雲端等安排,為企業提供更好的IT環境,亦可積極為元宇宙等新發展作好預備。

業務流程是數碼轉型的重點
踏入兔年,科技使業務流程運作「事半功倍」的角色更趨重要。我們預期企業和社會能進一步簡化、加快業務流程並降低成本,提升創新力、靈活性及抗逆力。企業需於員工、流程及科技投資之間取得適當平衡,方可成功轉型。

隨著更多通關措施落實,我有信心香港經濟將會變得明朗,繼續成為一個充滿機遇的國際城市。不少企業已利用雲端科技,以更高效率、更具彈性及可擴展的方式抓緊商機。Microsoft擁有一站式全方位的雲端解決方案,以及值得信賴和安全的平台,是企業在大灣區、亞洲及全球的最佳合作夥伴。

Microsoft 香港將繼續推動本地企業運用合適工具,助企業營運事半功倍。祝願香港企業在未來一年鴻兔大展、一本萬利;專業人士工作事半功倍、旗開得勝。

【ET財智Talk】恒指兔年何時見頂及底?能源、電子、黃金最旺?  玄學家林建華分析中港及環球投資運勢!

【關於作者】陳珊珊為Microsoft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負責執掌整體策略、業務營運、提高人才水平及領導提升客戶滿意度,以促進業務增長。
 

=====

邊間銀行存息最高,有咩條款限制?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即時攞料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陳珊珊 Microsoft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

欄名 : 微軟觸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