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多並不代表財務安全 6個年輕人容易踩中的理財陷阱

個人增值 08:36 2023/04/30

分享:

分享:

雖然近年來各國重視理財教育,但還沒有正式規劃到學校常規教育中,很多年輕人理財知識相對匱乏,而提升個人知識的好途徑是閲讀理財書籍。以下將總結6點理財書籍中的理財建議,避免墮入投資理財陷阱。

1.賺錢多並不代表財務安全
誠然,賺更多錢能對生活有更大的保障,但並不能保證個人財務狀況安全。因為生活中充滿不測,可能會面臨失業或無收入期。例如,一個人目前收入很高,在正常收入情況下能支持日常生活之餘,還可以購買一部小汽車,試想如果某一日突然失業,收入完全歸零,這些日常開支是否能照常支付?事實上,財務安全來源於合理的財務管理,而不僅是收入來源的改善。

2.不要貪圖贈品而開信用卡
平時在逛商場時,應該都會發現不時會有推銷人員上前詢問是否需要辦理信用卡,可以贈送商店的折扣券或購物袋等禮品。很多人會貪圖這些折扣券或禮品,而去辦理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信用卡,甚至因此背上債務。

理財書内曾講述過一個故事,一個大學生有一天在校園内行走,計劃去找朋友相聚,途中遇到一個人上前詢問是否需要開信用卡,可以贈送一個飛鏢,這個學生為了可以和朋友們玩飛鏢而答應了辦理信用卡。其後,他會使用這個信用卡購買一些不需要的小物件,多年後支付了超過5000美元利息和費用。就是因為一個可能只需要幾十元的飛鏢而最後要支出幾千元的費用,因此,不應該貪圖贈品而開信用卡,只會帶來更大的財務危機。

3.先支付欠債 再追逐潮流
相信很多人都是iPhone迷,每年Apple發佈新產品都會搶先排隊購買。很多年輕人為追逐潮流節衣縮食、早起排隊搶購。事實上,擁有健康財務規劃的人不會將追逐潮流作為首要支出,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支付負債,清償完負債後將開始增加存款,其後開是調整自己的投資理財組合,待投資理財組合穩定後再考慮購買iPhone等潮流物品。

4.可以投資 但不要被市場牽引
愈早開始投資,獲得投資回報的可能性愈大。因為從歷史上看,在相對長時間内,美國股市通常呈上升趨勢,除了某些經濟較低迷的年份,不過,過去的表現始終不能代表未來。

很多年輕的投資者過於關注股票短期表現,引發焦慮心情,導致投資方向被市場牽引。投資者們應該更理性看待市場表現,不要太頻繁關注市場。巴菲特也曾説過,錢是通過長期持有好公司進行投資賺來的,這就是人們應該對股票做的事情。

5.不要過於依賴別人的投資方式
生活中很多朋友或專家都會推薦他們覺得好的股票或其他投資產品,由於每個人具有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理財目標,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在做出選擇之前應該先審視自己的目標,不要過度依賴別人的投資者建議,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6.理性看待熱門投資產品
近年來,很多新型投資產品出現,例如加密貨幣、NFT等,並且一度成為全城熱門。早前某些人從中獲利,很多人因為從眾心理而選擇購買,最後造成嚴重損失。新型的熱門投資產品推出時間短,當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例如,早前幣圈爆發監管危機,FTX交易所倒閉,令不少投資者深受打擊。在選擇投資一項新型產品前應該先做好調查和研究,理性看待熱門新型投資。

【ET財智Talk】恒指兔年何時見頂及底?能源、電子、黃金最旺?  玄學家林建華分析中港及環球投資運勢!

責任編輯:梁政琪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