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學理財從利是錢開始 5個新年錦囊培養財務智商 賀年游戲/利是錢計算機

個人增值 09:30 2023/01/26

分享:

分享:

一封封的利是為小朋友帶來長輩的愛與祝福,更是一個提升財務智商 (FQ),即理財能力的好機會。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認為,家長可適度放手,將部分利是錢交給子女,引導他們負責任地運用金錢,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投委會為家長和小朋友準備了5大錦囊,趁農曆新年逗利是這個好時機,於親子時間利用投委會的賀年遊戲及工具,提升小朋友的理財能力。

錦囊一:賀年遊戲學理財
透過網上理財遊戲「錢家賀年三件事」培養小朋友學習理財的興趣,趁新年假期讓小朋友挑戰不同的賀年理財任務,包括將正確金額放入利是封、快而準地計算全盒小食價錢,以及接過 「需要」的賀年大禮。

理財遊戲分初小及高小兩個程度,讓不同階段的小朋友透過互動賀年任務,認識香港貨幣的面值種類,計算金額和找續,以及分清「需要」及「想要」的東西兩種概念。完成遊戲後,小朋友更可以用遊戲中賺取的金錢自製電子揮春,發送給家人和朋友送上祝福。

立即挑戰賀年任務:按此

    點擊圖片放大

錦囊二:拆利是認識真實貨幣
家長可與小朋友一起拆利是,讓他們透過真實鈔票認識香港貨幣。在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小朋友接觸現金的機會減少,尤其幼童對貨幣的種類、顏色或形狀等未必清楚,甚至混淆「多 錢」或「少錢」的觀念,例如以為 2 張 20 元鈔票是「多錢」過 1 張 100 元鈔票。家長可講解不同面額貨幣的特徵,讓子女學習點算不同面額的貨幣,以及了解香港貨幣的演變過程。

拆完利是後,家長可視乎小朋友的年齡一起完成賀年任務工作紙,以加深小朋友對不同面額貨幣的認識。

賀年任務工作紙:
「利是找找看」 (適合4至8歲)
「來買賀年食品」(適合6至8歲)

    點擊圖片放大

錦囊三:用利是錢計算機分配金錢
家長需要適時放手,讓子女學習自行管理財政,在情況許可下將部分利是錢交由子女負責,讓他們一嚐真錢在手的滋味,並學習按「財分三份」原則將利是錢分為儲蓄、分享、消費三部分,訓練制定預算的習慣。

投委會的「利是錢收支計算機」是專為小朋友而設,步驟簡單易用。小朋友可先輸入收到的利是錢,以及打算儲蓄的金額,然後按預設的開支項目分配餘下的利是錢作購物、學習及捐款等用途。輸入所有項目的金額後,計算機會計算盈餘,小朋友就可知道利是錢能否應付計劃的開支。

    點擊圖片放大

錦囊四:訂立小目標培養儲蓄耐性
對小朋友來說,儲蓄是較抽象的概念,如果以進修或旅行等長期儲蓄目標引導他們培養儲蓄習慣,亦太遙遠,易令小朋友失去儲蓄動力。投委會建議,家長可由如玩具或零食等貼地小目標開始,訂立儲蓄期限,鼓勵他們持之以恆。

對於較年長的小朋友,家長可灌輸「複息效應」及累積財富的概念。帶子女到銀行開立儲蓄戶 口,把錢存入戶口,令他們明白將金錢存入銀行可收到利息,同時父母是與他們一起管理財 富,而不是沒收他們的利是錢。

投委會的「理財目標小冊子」教導小朋友按步驟設定個人理財目標,預算所需的時間或金錢, 逐步達成目標,並記錄自己的進度,持之以恒完成任務。

錦囊五:以身作則尊重孩子
父母處理金錢和對物質的態度,對子女影響甚深。早前投委會向約一千名高小學生進行有關理財的問卷調查亦反映父母(77%)是受訪小學生學習理財的主要渠道。

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衝動消費,做好榜樣,身體力行做善事,鼓勵子女在利是錢中撥出部分作捐款,培養子女的同理心。同時,既然讓他們自主學習運用利是錢,就應尊重和信任他們的選擇。

【ET財智Talk】人民幣、日圓升幅持續?值博空間大?  臻享王良享分析股滙「東升西降」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生活理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