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超負荷 私家收費貴點算?

博客 15:32 2023/01/05

分享:

分享:

公立醫院為普羅大眾提供可負擔的醫療服務,不過由於資源緊絀,輪候時間長。近月,為了集中資源抗疫,醫管局指,公立醫院需要減少部分非緊急服務,部分病人的治療亦需要延期。那公立醫院的情況有幾嚴重?私家醫院收費又是多少?

公立醫院超負荷1:專科門診每年增加80萬新症 輪候期長達4年
醫管局轄下有49間專科門診,為由普通科門診、私家或家庭醫生轉介的病人提供專科診療的服務。每年專科門診服務量達750萬人次,並每年增加約80萬的新症。 根據醫管局網站的最新數據,各專科穩定新症個案的最長輪候時間介乎51星期(兒科)至205星期(眼科)。

公立醫院超負荷2:病床住用率高企不下
官方數字,近3個年度病床住用率徘徊八成,接近臨界點。至於一些高峰期,如2022年3月中旬,有10所公立醫院醫院的內科病牀住用率超過100%,有4所更是超過120%,而威爾斯親王醫院更高達140%。

公立醫院超負荷3:急症室輪候時間長達兩小時
公立醫院急症室會優先診治被分流為危殆、危急和緊急的病人,同時亦會處理突發意外傷者及危重病人。至於被分流為次緊急或非緊急的病人,平均輪候時間約兩小時。然而最近因疫情關係,有急症室醫生表示,病人一般要等7至8小時才獲安排入院。

私家醫院:輪候時間短 但收費貴
鑒於公立醫院輪候時候長,不少都將目光轉向私家醫院,但又擔心私家醫院收費高昂。我們參考了一些公開的資料,估計不同傷病個案的醫療開支。從表2可見,私家醫院收費動輒數萬至逾百萬,對一般市民而言並非少數目。

表1:12重常見傷病個案的私家醫院收費

    點擊圖片放大

政府推出自願醫保 鼓勵市民使用私營醫療
為了長遠減低公立醫院壓力,政府於2019年出推自願醫保計劃,以扣稅誘因鼓勵市民透過住院保險而使用私營醫療服務。自推出以來,自願醫保保單數目超過100萬張,其中逾半受保人為40歲以下人士。

自願醫保除了包括住院醫療費用外,計劃更進一步涵蓋日間手術、訂明診斷成像檢測(如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等)、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如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歡迎讀者利用《保險解碼器》進一步比較自願醫保高端醫保

延伸閱讀:
1. 〈【自願醫保半私家房比較2022】「5星級」自願醫保大激鬥 保障及價格全披露
2. 〈【扣稅自願醫保比較】一年保費少於6,000港元計劃 保障率大比拼

至於私家門診,一般醫療保險並不包括。讀者如有需要,可留意門診保險,其保障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

延伸閱讀:〈【門診保險比較2022】9款產品大比拼 普通科、專科、中醫 收費及保障全披露

 

【文章來源:10Life;原題:公立醫院超負荷 但睇私家醫院又貴 點算好?

10Life是個保險比較平台,為用戶提供專業及中立的保險資訊。10Life團隊有精算師、保險產品專家及醫生顧問,致力解構各種複雜的保險產品。我們着重對消費者重要的因素,釐訂保險產品的評分準則,透過客觀的數據分析,計算出保險產品的評分。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Chris Pun 10Life總編輯

欄名 : 保險解碼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