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2023年經濟或許更差? 新一年管理好自己財務的5項小事情

個人增值 20:30 2022/12/28

分享:

分享:

市場迎來40年來最高的通脹,股票市場表現低迷,憂慮經濟出現衰退等現象。不少人都認為2023年的經濟狀況或許會更差。即將踏入新一年,我們可以如何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去應對經濟的不確定性,做好財務準備呢?

1. 利用銀行儲蓄戶口賺錢
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將資金用作投資的話普遍都會遇虧損。如果將錢放在枕頭底或餅乾罐又不會有任何增長。在此時最穩健的情況似乎是放在銀行戶口收息。有些銀行會推出高息的活期儲蓄年利率優惠。如果願意犠牲部分流動性的話,更可以將部分存款做定期。

2. 購買與通脹主題掛鈎的金融產品
在通脹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可購買一些與通脹主題掛鈎的金融產品,例如香港政府每年都會發行的iBond,iBond設有保底息,再加上會因應CPI水平而釐定的浮息,有助投資者應對通脹風險。

3. 取消不必要的訂閱
你會否發覺自己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為了很多串流平台或健身會藉等各式各樣的付費會員。根據美國研究機構C+R Research的資料顯示,當地有大約四分之三的消費者表示很容易違忘經常性收費,42%的消費者承認他們仍在為忘記的訂閱付費。在經濟環境轉差,通脹攀升的環境下,最好能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訂閱費用,如果有些自己不再使用的服務就把它中止,不要再白交會費。

4. 就你的現有賬單作談判
一些無辦法取消的經常性賬單,例如電話費賬單等,一旦發現同公司或市面上有更便宜的計劃,在要續約時就可以嘗試與有關職員作協商。而為了留住客戶,很多供應商都可能會願意提供優惠的價格,因為獲取新客戶的成本會高於保留現有客戶的成本。

5. 檢查你的強積金計劃
雖然管理退休計劃的標準建議是不要經常變換投資組合,因為反正它是一個長綫投資的工具。但至少每年都要登入一次你的強積金戶口查看收益的變動,以及投資組合是否能配合宏觀經濟狀況。一旦資產配置表現偏離了自己的長綫投資目標,就要作出調整。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