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與父母同住為了買名牌? Z世代成主要市場 名牌不應是生活全部
對於沒有太多壓力並喜愛追逐潮流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會將名牌視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為了買到名牌,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節衣縮食、變賣家當、打多份工等。最新又出新招數,據Morgan Stanley最新研究報告表示,美國目前有近一半年輕人與父母同住,而他們用剩餘的錢正在帶起一波奢侈品潮。
與父母同住為買名牌
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數據顯示,現在近一半18歲至29歲美國年輕人選擇與父母同住。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這是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歷史新高。Property Management一項調查顯示,當問及與父母同住的動機時,51%年輕人表示為了省錢,39%年輕人表示無法負擔高昂房租。隨著年齡較大的 Z 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房租和食物由父母支付,他們的可自由支配支出增加,使他們能夠購買更多名牌手袋、手錶和珠寶。
這種現象不但發生在美國,英國也有類似的情況。FIGARO引述大摩的報告稱,目前英國與父母同住的15歲至34歲人口比例為42%,其中與父母同住的男性比例較女性高。大摩分析師表示,與父母同住提高了年輕人的預算開支。當年輕人騰出原本用於日常必需品的預算時,他們將會有更多錢。隨著租房成本的增加,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與父母同住,但最大的原因卻是為了有更多錢來買奢侈品。
Z世代將成主要銷售對象
近年來,各大時裝名牌設計逐漸年輕化,各大品牌都逐漸以青少年感興趣的事物作為設計靈感,換上青少年崇拜的設計師為創意總監,目的就是吸引更多年輕人去關注和購買。隨著年輕一代逐漸成為奢侈品市場的主要銷售對象,據FIGARO引述《Business Of Fashion》預測,到2035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的約45%將由千禧一代和Z世代創造。
名牌滿足轉瞬即逝
很多年輕人為了買到名牌,做出很多荒謬的事情,有人吃幾個月的便利店、有人十幾歲就背一身債、有人變賣家中值錢物品等。如果是有條件的年輕人,適當購買名牌也能理解,但若是原本並沒有經濟能力,靠做這些荒謬事情來換取名牌就大可不必。
名牌固然能帶來一時的滿足感,但物質的欲望是沒有盡頭。不要為了購買名牌而放棄自己本來可以擁有的資源。若為了追求名牌,而造成身體健康受損,或背上無法償還的負債,都是得不償失的交易。
責任編輯:梁政琪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