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通關外遊氣氛熾熱 勿帶太多信用卡 製造財務陷阱

博客 13:16 2022/12/12

分享:

分享:

上回提要,話說地球生病,不知何年何日才能痊癒。事隔一年,似乎傳來好消息,世界各地雖然仍處於「兵荒馬亂」狀況,但生活已逐漸回復日常,多國從這兩個月起亦恢復旅客出入境限制,也即是說:「喂,大家可以去旅行啦」。

「衝動消費」及「情緒性消費」導致負債累累

從前,日本、泰國、台灣等香港人常去的熱點,在疫情肆虐期間未能好好「回鄉探親」,對一年「走幾轉」的香港人來說已經十分難捱與煎熬,思鄉病發作,唯有開著YouTube觀賞一下主觀鏡頭實拍短片,一解相思之苦。小弟也看過這些短片,只需按幾個掣就能「跳出香港,瞬間看地球」,走遍日本大街小巷,再加上大電視4K畫質,有如置身現場,確實十分有治癒作用。

當然,以上都是一些「治標唔治本」的方法。所以,當日本宣布放寬日本入境政策,撤銷入境人數上限時,大部份香港人已隨即起動,「溫習」一下日本行程,為重返「家鄉」做準備。

隨著入境放寬,相信在未來這幾個月,加上聖誕新年等大節迫近,不少港人應該會進行「報復性之旅」。旅行是開心事,有能力的話多做也無妨。明白到大家苦等多時,終於能破關而出,去到心怡地方自然會「買多啲、食多啲、買好啲、食貴啲、難得來一次,買完先諗…等等」,以上的對白,或許都反映「情緒性消費」、「衝動消費」的心態。坦白說,兩種形式的消費確實有助舒壓,甚至會產生正能量,驅動正向生活,但過量的話,隨時弄巧反拙,影響生活,曾幾何時,不少港人為去旅行碌卡借貸,導致負債累累。

旅行期間可進行電子記帳

現在重新出發,如當時的你有此習慣,不妨趁這次機會重新計劃一下。例如,透過儲蓄去實現旅遊目標,這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在心理層面上,用「儲」出來的錢去實現旅行將會有十分滿足,因為沒有預支未來錢負擔旅費,令你能無後顧之休地去享受旅程;另一好處是旅遊期間,會有節制地「血拼」!試想想,辛苦儲來的金錢帶去旅行,在購物前還應該多一種「要諗諗先」的想法!這種「延遲購買」的策略,能有效堵塞情緒或衝動消費,而當你「諗諗」後發覺仍念念不忘再買也不遲,隨時還會「遲買平幾舊」。

還有一些簡單得來又容易實踐的的理財旅遊建議,例如,有些人會在旅行前先置裝一番,盼望在異鄉留下倩影與回憶,個人認為此舉沒大不了,但不要「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或可選擇將這筆費用用作旅行後備應急之用。另外,旅行前可先計一計旅費及購物清單;在旅行期間,利用手機程式進行電子記帳,清楚記下個人或同行者的使費及匯率,方便預算餘下行程;再者,不要帶過多信用卡,無疑這是為自己製造財務陷阱。

如果你選擇留港,上述措施同樣地管用,踏入12月聖誕,新年亦隨即趕到,節日氣氛加上商戶營商策略,又是「想要」決戰「需要」的關鍵時刻,盼望大家在今年真的過一個「普天同興」好時辰之餘,也能做到年年「有餘」。

=====

【理財要貼地】海外簽賬信用卡比較 賺里數、積分、現金回贈邊張最抵?旅遊達人小斯教你點揀!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燦榮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認可理財社工

欄名 : 從心學理財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