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加油站】如何有效儲錢? 「$1法則」物有所值才購買
在眾多理財方式中,最重要是儲錢,而要儲錢就要面臨痛苦的削減開支。要拒絕和朋友外出就餐、放棄購買那些高質的服飾等,但想盡早實現財務自由就必須這樣做。理財專家Bernadette Joy近日便提到三個幫助自己有效削減開支的理財法則,她曾與伴侶通過嚴格的削減開支,在三年内還清30萬美元(約230萬港元)負債。
1.「1元法則」
Joy説道,這個1元法則非常簡單,如果一樣物品每一次使用值1美元或更少,她覺得這是值得購買的。這個1元法則能幫助自己保證買的物品都是常用的,一定程度避免衝動消費。
這個法則也幫助Joy避免跌入一些心理陷阱,例如一些定價的陷阱。消費者往往會特別看重一樣物品的原價,這也是為何很多打折的物品不會單寫折後價,一般都會同時標出原價,這樣對比才能更突現折扣的幅度,從而令消費者覺得有著數。例如一件冬天外套原價是300美元,現在打了25折,折扣後是75美元,大家都會覺得很吸引。這樣往往會令消費者將注意力放在折扣幅度上,而忽略了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需要。
而這時「1元法則」就可以發揮作用,這會逼使消費者開始思考,他所在城市冬天有多長?這件外套可以穿多少次?衣櫃内還有多少類似的外套?如果現價是75美元,自己是否能在這個冬天穿75次?是每日都能穿,還是半個月才穿到兩次?如果不能達到「每穿1次值1美元」,證明這件外套不是物有所值,所以不值得購買;相反,如果肯定自己能夠經常穿外套,次數遠超過價格,那就是值得購買。
同時這個原則也能幫助減少購買質量較差的物品,質量差的可能用幾次就會破爛或出問題,鼓勵購買質量更好,可持續性更強的物品。同時也能避免追求快時尚,因為就算5元的衣服,只穿一次的話也違背了「1元法則」。
上述舉的例子是買衣服、及用美元計價,讀者也可按照本港的物價水平及要購買的東西,自訂相關法則,例如訂為每次5港元、10港元。
2.80/20 法則
這是類似的法則,上述「1元法則」是將價格和使用頻率相對比來判斷一樣物品是否值得購買,而80/20 法則是單純用使用頻率來衡量。
Joy説道,在購買一樣物品之前,如果覺得自己80%的時間都可以用到,才是值得購買的。她曾向朋友抱怨一個新的電話和電腦都是非常貴,但當她意識到這是每天都會用到的日常必需品時,她又覺得這是值得花費的錢。同樣,如果一樣物品平時只有20%的時間用到,這就意味着沒有購買的必要。
3.購買自己真正喜歡的物品
削減開支並不包括那些自己真正喜歡的物品,在追求縮減開支的同時,不應該剝奪自己的快樂。Joy説道,一直拍打自己的手腕告訴自己要節約的方式,並不能真正令自己想減少開支。
【ET財智Talk】剖析資產調配 鴻鵠陸庭龍透視2023年股債入市策略
責任編輯:梁政琪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理財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