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員福利】團體保險報價三寶ABC
踏入十一月,都是不少企業忙得喘不過氣的月份,因為各大部門都已經開始為今年作最後衝刺,同時為明年計劃作好準備,例如前線銷售部門努力為今年「跑夠數」,又要為明年制定銷售目標;會計部亦忙於今年的年結和明年預算。當然,人事部亦不能獨善其身;既要處理不同的年結事項(如年假、表現評核等),又要埋首明年的人力資源計劃,尤其是「搶人才」已經成為香港的熱話。升職?加薪?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搶人才已經成為當今的一門學問。
事實上,筆者發現越來越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開始檢討團體保險。這反映員工對醫療保障的重視;企業要留得住人才,一份為僱員及其家人的周全醫療保障已經成為最低消費。1月份一向都是團體保險續保的旺季,但當檢討保單和準備續保時,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保得多 vs保得好
有些人認為團體保險保障多,範圍大,就肯定是對員工好,對公司好。雖然團體保險項目若然又多又廣,提供的保障確實會更全面,但這並不代表一定是最具成本效益。要明白,企業的資源不是無限,保障越多,保費自然越高。若花在保費的預算多了,則花在其他僱員福利的預算就自然要減少。這到頭來,公司投資在僱員福利的回報未必能最大化。因此,續保時,需要切實考慮到,哪項保障是員工最受用?有否為不同職級的人才度身訂造不同保障範圍?
需要vs 濫用
單看數字,索償得多的保障項目不一定代表是員工最需要的,或許可能有被濫用的情況。團體保險續保的保費會參考公司的過往索償額(Loss Ratio)而訂。如果去年的索償額過高,續保保費便有機會調高,這意味著企業成本上升,或者保障額需要向下調整,得不償失。所以,企業可以動動腦筋,例如善用自付額(俗稱墊底費),就可以有效減低濫用的機會,同時又有上調保障的空間。
貨比三家
所謂貨比三家,很多企業續保時,都想比較現有的計劃與市場其他的團體保險計劃的分別。這也是無可厚非,但在比較價格和保障之餘,也應考慮其他服務因素,例如該保險公司有沒有手機應用程式支援網上索償?有否提供額外免費的增值服務,例如數碼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此外,要求報價,就要準備好團體保險報價三寶 — ABC
- A代表續保日期 (Anniversary Date)
- B 代表團體保險福利表 (Benefit Schedule)
- C代表受保成員名單 (Census) 及 索償記錄表 (Claims report)
因為團體保險計劃往往都是度身訂造,所以報價較為需時,最理想是於續保前一至兩個月左右開始報價。如果是1月1日到期的保單,現在開始就是最好的時候。坐言起行,現在就馬上聯絡保險代理人檢討現時的團體保險計劃,為公司明年籌劃更具效益的保障,締造員工和僱主的雙贏方案。
=====
【ET財智Talk】ESG投資回報跑贏大市? 工銀亞洲尹可豐Jonathan為您拆解ESG三大迷思及探討投資機遇!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撰文 : 謝志雄 Alvin 萬通保險退休金及僱員福利部主管
欄名 : 保險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