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融資美夢變惡夢 明知蝕錢仍要繼續還息 加息的破壞力不容忽視

博客 16:08 2022/11/03

分享:

分享:

在低息年代,保費融資(Premium Financing)槓桿效應曾經令不少人發夢「賺大錢」,不過在利率環境顯著上升後,這個美夢或許變成惡夢,面臨泡沫爆破風險。

所謂保費融資,投保人通常投保一筆過繳付的儲蓄保險,但只需準備1成至2成的保費,餘下由銀行貸款出資,達致大額投保的效果,再以槓桿賺取回報。根據保監局數據,2022年第二季新造保費中,一筆過繳付保費已佔總保費約71%,估計不少是來自保費融資操作。

貸款利率 > 保單回報率 = 倒蝕

在貸款利率低至1%的年代,只要儲蓄保險回報率高於銀行貸款利率,投保人便可賺取息差,輕易獲得超過10%年度回報率。不過美國通脹高企,市場估計聯儲局2023年美息可升至4.5%至4.75%,而香港在聯滙制度下最終亦會跟隨,屆時不排除貸款利息高於保單的保證或預期回報率,意味投保人將會「倒蝕」。

本文以讀者提供的一份儲蓄保險計劃為例,解釋保費融資的操作及風險,並假設客戶是一名40歲不吸煙女性,一筆過繳交保費500,000美元。

圖1:儲蓄保險計劃利益說明文件

    點擊圖片放大

投保人將上述保單抵押予一間銀行後,獲貸款額382,500美元,實際繳付保費約117,500美元,貸款成數為76.5%。據資料,保險公司當時提供40,000美元保費回贈予客戶。

假如投保人在預期回本年退保(即第3個年度),屆時預期現金價值為521,000美元,比原有保費高出21,000美元。表面看來,這項操作總回報為61,000美元(非保證回報21,000美元+保費回贈40,000美元),但不能忘記有三大風險因素,尤其是利率風險。

表1:保費融資﹕成本與收益

    點擊圖片放大

1.利率飇升 或引致虧蝕

假如時間回到1年前,預估未來3年保費融資利率低至1%,按上述貸款額計算,3年應付利息為11,475美元,投保人實在是有利可圖。

但若果3年間貸款利率為4%,總應付利息為45,900美元,已抵銷了保費回贈的40,000美元。假如3年平均利率升至5.5%,利息支出更會升到63,112美元,投保人已開始倒蝕2,112美元。

著名基金經理麥樸思(Mark Mobius)預計,若果美國通脹持續,利率可升達9%,若這極端高息環境維持3年,此操作的利息可達103,275美元,投保人則面對相當嚴重虧損。

表2: 保費融資的貸款利率影響盈虧(美元)

2.明知蝕錢仍要繼續還息 進退兩難

另一樣要注意的是,即使利率不斷上升,蠶食收益,起碼在預期回本年前,投保人仍需定時繳付利息。從表2顯示,當預期3年平均貸款利率達5.5%時,投保人便開始倒蝕。那麼,及早離場又可否止蝕呢?

再看圖1的利益說明文件,如投保人早期退保(第2個保單年度或之前),他只能得到保證現金價值425,000美元,扣除已付保費及償還貸款,投保人即蝕75,000美元。由此可見,投保人進退兩難,即使面臨貸款利率引致虧損,可能仍需要一直供款。

但是,如果預期3年貸款利率均達12%,利率上升所引致的虧損估算為76,700美元(見表2),高於早期退保的虧損75,000美元,兩害取其輕,投保人可能要考慮忍痛提早退保。

3.紅利是否能夠100%實現?

上文提及的3年非保證回報21,000美元,其實要視乎紅利實現率。假設不幸地保險公司只能實現80%,上述預期收益便要打折至16,800美元,在高息環境下,投保人將承受更高的虧蝕。

由此可見,高息以及低於預期的紅利,將蠶食保費融資的回報,令投保人蒙受倒蝕損失。然而,有關儲蓄保險的銷售文件並沒有顯示借貸利率上升對回報的具體影響,過往很多投保人借款時亦無須進行適當的資產或入息審查,變相隱藏了借貸風險,令他們低估了加息的破壞力。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10月17日。

【文章來源:10Life;原題:保費融資美夢變惡夢 加息泡沫瀕爆破?

10Life是個保險比較平台,為用戶提供專業及中立的保險資訊。10Life團隊有精算師、保險產品專家及醫生顧問,致力解構各種複雜的保險產品。我們着重對消費者重要的因素,釐訂保險產品的評分準則,透過客觀的數據分析,計算出保險產品的評分。

=====

【ET財智Talk】港股首選甚麼板塊最值博? 東亞銀行李振豪剖析入市最佳季度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Chris Pun 10Life總編輯

欄名 : 保險解碼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