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澳洲人申請貸款時 「講大話」、不誠實 香港除了查TU 仲會查埋FB IG?

個人增值 09:00 2022/10/14

分享:

分享:

眾所周知,當我們需要向金融機構借錢時,例如銀行等借款方在借出款項前,需要對貸款人進行嚴格的信貸審查,以確保貸款人有足夠的能力和資質在未來還清貸款。澳洲有調查指出有5分之一的澳洲人會在貸款前「講大話」,有約12%則會隱瞞目前的負債狀況,原來很多人並不完全了解貸款的規則及在貸款前「講大話」所導致的後果。不過,本港金融機構在借貸方面採取嚴格的審核措施,一般人難在信貸審查時欺騙金融機構。

五分之一澳洲人在貸款前「講大話」
Australian broker報道稱,在今年的7月,數字身份專家公司 GBG進行了一項調查,關於澳洲的第一方欺騙情況及金融服務公司的應對方式,其中調查中採訪了1008位澳洲人關於申請貸款前是否作出過欺騙行為及原因。

GBG的報告顯示,70%的人表示他們永遠不會故意在金融服務或貸款申請中欺騙,但仍然有19%的人認為可以說「善意的謊言」,在申請時他們選擇報告比自己實際債務更少的數值,以達成更易取得貸款的目標。

調查還發現,另有12%的澳洲人在過去曾在申貸款時故意遺漏債務和負債部分,其中有以下三大原因。40%的人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未來能夠解決這筆負債,34%是因為他們急需這筆錢,沒有其他選擇,31%認為金融機構不會發現他們的欺騙行為。最令人擔憂的是,只有22%的受訪者對金融服務和貸款申請中欺騙行為的相關規則、立法和後果非常了解,即很大一部分人對貸款中的欺騙行為造成的後果沒有清晰的認知,也是造就這些欺騙行為存在的一大原因。

從以上調查中可見,金融機構需要加大貸款規則的宣傳及加強貸款者的教育,只有讓所有存在貸款需要的人士充分了解相關規則和後果,才能有效減少貸款申請中的欺騙案例,促進金融活動的健康發展。

本港完善的信貸審核
香港人申請借貸時,未必需要提交太多資料,通常只需填寫個人資料便可,因為香港的金融機構有嚴格的信貸審核制度,及較完善的信貸資料庫,銀行可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貸款人的收支狀況、個人信貸記錄、信貸評分個人性格等相關信息。

例如環聯(TU),作為全港最主要的消費者信貸資料庫,是各金融機構評估是否批准貸款及設立貸款額度的重要助手。環聯不但能為機構提供消費者的信貸報告,個人也能通過這個資料庫了解到自己的信貸記錄及信貸評分,有助於作出更明智的貸款決策。

此外,金融機構在審批一項貸款時,除了通過信貸資料庫了解貸款人信貸記錄之外,還會通過社交軟件(Facebook、IG等)充分了解貸款者的性格、生活習慣等,從而能為審批提供更多信息,達到差異化定價,降低無力償還貸款的機率,亦能從一定程度上杜絕貸款申請中的欺騙行為。

 

 

責任編輯:梁政琪

=====

【ET財智Talk】債券現部署收益率達7厘?花旗陳正犖教你第四季資產配置策略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