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ESG市場急起直追 規模大增90% 佔全球綠債發行20% 成ESG債券主力

博客 11:11 2022/09/27

分享:

分享:

亞太地區是世界一半人口的家園,也是全球一半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地,近年區內的ESG市場正在迅速冒起,相關債券的發行量更大幅增加,為投資者帶來機會。

亞太區是全球重要的資本集中地,區內股市佔約全球股市總市值的40%,區內的債券發行量也佔新興市場一半以上,但相較之下,亞太區的ESG市場大為落後,僅佔全球ESG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4%,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披露報告方面也有必要更加透明。

亞太區ESG市場僅佔全球4%
好消息是,我們看到這種情況正在迅速改變。隨著中國、印度和印尼等國家宣布淨零碳目標,多種環保政策紛紛出台。目前亞太區的太陽能、風力發電和電動車市場已領先全球,碳市場亦陸續推出市面。亞太地區在邁向淨零碳排放的路上,單是對能源基建的投資需求便高達26至37萬億美元,有望惠及可再生能源、電動車、能源儲能、能源系統、綠色建築及農業等領域,並為投資者帶來機會。

因此,近年亞太區的ESG資本市場正在急速壯大。EPFR數據顯示,自2021年初以來,亞太區的股票和債券ESG基金市場規模大增90%(或超過300億美元),與同期萎縮10%的非ESG基金形成鮮明對比,而且此增速也超越其他所有地區,使得亞太區ESG基金的環球份額,從2020年底的2%增至如今的4%。由於此水平仍然甚低,未來亞洲有望趕上全球水平,釋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中國成區內最大ESG債券市場
除了ESG基金,亞太區的ESG債券發展同樣令人鼓舞。單是在2021年,區內的ESG債券就籌集了1,400億美元。亞洲發行商已搖身一變,成為ESG債券的一大主力,年初至今佔全球綠色債券發行總量的20%,並以中國、日本及韓國領先。而在全球而言,中國於過去一年半以來的發行量,也只是排在美國和法國之後,名列全球第三。

在碳中和的目標下,近年中國綠色標籤債券市場蓬勃,在2022年1月至7月的發行量多達7,300億元人民幣,差不多是去年全年的九成。除了地方政府,國有企業(以公用事業和工業為主)及地方政府相關實體也相當活躍,紛紛為展開地方的環保基建或低碳交通項目而向市場發債融資。

面對這個潛力龐大的市場,區內兩大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正在爭相成為ESG融資的樞紐。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協會,香港是亞洲最大的ESG債券交易地點,2021年經香港集資的綠色、社會、可持續和其他標籤(GSS+)債券金額高達310億美元,而新加坡則是最大的上市市場。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銀河娛樂、攜程集團、 中遠海能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戴維(Dave Dai) 亞太地區環境、社會和治理研究主管

欄名 : 宏觀萊論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