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色債券2022】錯過了銀債?還有這5種低風險收息之選
銀色債券已經在上星期截止認購,但畢竟銀債每人大約分配15手(15萬元),如果你仍然有閒置資金,或者錯過了、沒有認購銀債,本網為你搜羅以下5種較低風險的投資工具,雖然回報未必及得上銀債的4厘,但如果投入資金大於銀債的15萬元,總回報也相當可觀。
1. 高息定存︰收息可高於銀債的6000元
如果獲得15手銀債,每年保證可收息6000元。但市面上有不少高息定存,雖然未有4厘水平,但入場門檻閒閒地都過百萬元,存款期滿後,隨時可比銀債更快更早獲得超過6000元收益,以下羅列6個12個月或以上、存款最多100萬元,可賺息超過1萬元的定存優惠。
高息港元定存






除上述6項優惠外,其實還有個別選擇,例如招商永隆有起存額500萬元、建行亞洲起存額800萬元的高息優惠,實際賺息可以達到逾20萬元。
2. 短期儲蓄保險︰不乏3厘以上產品
另一個性質與定期存款相近的產品,是短期儲蓄保險,一般都是5年期的,而供款期一般為2年或以內。目前無論港元、美元或人民幣短期儲蓄保,都有一些保證回報在3厘或以上水平。
短期儲蓄保險




以上4款都是港元或美元計價、5年內部回報率(IRR)達3厘的短期儲蓄保險,雖然人民幣計價的可以達到3.5厘,但人民幣滙價波動較大,需留意滙率風險。
另外,購買儲蓄保險還要兩點要注意,首先必須要清楚保證回報的水平,而不是非保證回報的部分;另外若非全數預繳,而是選擇供1年或2年,就要留意需有紀律地供款。
長期儲蓄保險這裡就不推介了,因為產品結構更為複雜,而且供款年期長、IRR更低。【詳見︰儲蓄保險呃人?了解儲蓄保3大伏位 防墮推銷陷阱】
3. 政府年金計劃︰可終身每月領取入息
退休時可能有數百萬元資金,如何慢慢有系統地使用?可以考慮政府的年金計劃。
按證公司旗下香港年金公司提供年金計劃,假設受保人是65歲,整付保費100萬元,保證每月年金金額為5800元,即大約15年回本,而入息期是終身的。
以此計算,內部回報率(IRR)大概也是4%, 與銀債相若。而且這同樣是專為銀髮一族而設的產品,每月的年金金額也是保證的,不會因為市況好壞而改變。
4. 安老按揭︰把物業套現當長糧
安老按揭即「逆按揭」雖是嶄新觀念,但也逐漸有更多港人認識,目前累計申請宗數有逾5600宗。安老按揭的年齡門檻比銀債或政府年金更低,55歲開始便可參,利用在香港的住宅物業作為抵押品,以獲取安老按揭貸款。在安老按揭貸款下,借款人可選擇於固定或終身的年金年期內,每月收取定額年金。借款人亦可提取一筆過貸款以應付特別情況。安老按揭的參與者最好是沒有子女,或不用把物業留給下一代。
每月收取的金額視乎物業價值,年金收取年期、以及所選計劃屬於浮息或定息,以800萬元物業、定息計劃、二人借款、終身收取年金為例,每月年金額16,960元。
如果想知道每月退休需要多少錢,可參考︰【儲2000萬退休夠唔夠? 數據顯示其實2個人都夠用(附4種退休生活預算)】
5. 國債ETF︰平均5%年化回報
經常聽說美國國債孳息率上升,何不直接投資於美國政府債ETF?目前很多APP都可以買美國上市證券,有5種美國政府債ETF可選擇,它們都是由iShares發行,分別是追蹤1至3年政府債(SHY)、3至7年政府債(IEI)、7至10年政府債(IEF)、20年或以上政府債(TLT)及混合年期政府債(GOVT),當中SHY及IEI由於較短期,所以多年以來價格波動極低,而息率由不高,總回報約2%,只能算是比現金稍好。
而IEF及TLT的回報較高,據彭博數據,兩者的年化總回報分別有3.8%及5%。雖然今年以來連債市都大幅波動,債價大跌,但看長期表現,這5隻ETF都是較穩定,而且每月派息。
美國國債ETF




=====
想自己砌高息股組合,低風險兼月月有息收?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